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0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有關部門預計,2018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將調減至5.24億畝,比上年減少742.5萬畝;總產量2.1億噸,下降2.9%。今年玉米主產區生產形勢不樂觀,吉林減產預期增加,玉米單產、總產雙減可能性極大。在產量下降、需求增加、成本上漲和農民惜售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預計今秋玉米開秤價高于上年。
青黃不接糧源不缺
近日,國內玉米市場價格走勢偏弱,雖然進入青黃不接時節,但由于臨儲每周有800萬噸左右的定量供給,完全能夠保證市場需求。當前,北方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格穩定,一邊收購農民手中少量新糧,一邊加工采購的臨儲玉米,價格相對穩定;南北方港口玉米到貨主要以陳糧為主,價格低迷。
深加工收購價穩定
據監測,吉林省內深加工企業玉米價格大體穩定。玉米掛牌收購價1570~1610元/噸,入庫不足1000噸,個別企業掛牌收購無量。南北港口新糧15%水分、容重700克/升以內的玉米1720元/噸,陳糧主流收購價1715~1720元/噸。廣東港口玉米行情大體維穩,其中二等拍賣糧1830~1850元/噸。市場觀望氛圍濃厚,現貨成交清淡,部分貿易商為加快出貨,成交呈高報低走現象。
東北產區消費增加
在國家去庫存背景下,東北地區新建擴建了大批玉米深加工項目。2018年新建、擴建的項目陸續開工生產,對玉米的需求量急劇增加。
另外,新增深加工項目和飼料養殖北移,玉米就近加工轉化增加,玉米原糧運往南方銷區的數量將有所減少。國家給予深加工企業新糧加工補貼100元/噸,深加工企業加工效益好,開工率在90%以上,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
據有關部門統計,2018年上半年,吉林省工業加工玉米733萬噸,其中飼料加工111萬噸,深加工企業加工622萬噸,上半年在產深加工企業開工率在90%以上,深加工產品處于盈利水平。
競拍成交低迷將改
今年國家提前于4月12日啟動臨儲拍賣,每周保持近800萬噸的臨儲玉 米拍賣量。截至6月底,國家臨儲玉米累計成交4957萬噸,如果競拍持續到9月末,預計全年競拍玉米成交量將達到7000萬~8000萬噸。
近日,競拍玉米成交率有所回升,后期有繼續增加態勢。主要表現為,競拍玉米出庫節奏加快,部分省份出庫進度已接近70%。從前期成交情況看,成交率均低于30%,主要原因:一是南方玉米價格低,無盈利空間;二是運費上漲,出庫成本提高;三是個別承儲庫點不愿意出庫。在新糧上市前,市場仍以拍賣糧源為主,考慮到新季玉米減產和需求等因素,預計競拍玉米成交率將會提升。
生長進入關鍵時期
今年以來,氣象條件復雜。春季少雨干旱,玉米出現缺苗斷壟現象。農民補種,導致玉米出苗期延遲7~15天不等,作物生長期縮短。進入6月,部分地區降雨量增加,旱情得到緩解,但光照略顯不足,玉米生長速度緩慢,少部分地塊因苗小、濕度大,玉米粘蟲點狀發生,經過施藥后得到控制。近日天氣狀況良好,正值玉米抽穗、揚花和授粉的關鍵時期。據了解,東北大部分地區氣溫高、光照足、降雨較多,有利于玉米等農作物生長。
東北產糧大縣玉米苗齡不一、高矮不齊,大面積春旱現象較重,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的因素已經形成,即使后期不發生嚴重早霜等自然災害,多數地塊玉米平均單產、質量雙降預計已成定局,產糧大縣減產比較明顯。
干旱加大種植成本
據調研,2018年吉林玉米種植成本上漲,主要是由于化肥、農藥、柴油、人工和包地費用上漲,抗旱、防蟲增加農民生產投入,玉米單產下降。今年抗旱形勢嚴峻的地區吉林松原、長春榆樹等地,農民灌溉次數1~3次,灌溉1公頃土地需要10~19個小時,每小時需要增加成本70元。玉米成本增加、產量降低,農民對今年玉米開秤價格預期較高。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