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鳳仙花栽培區都有發生,可造成植株死亡。
癥狀主要侵染鳳仙花根頸及其以下部位,初生灰褐色病斑,后迅速擴大,使根部稍腫大,變為黑褐色腐爛;根頸部組織腐爛后失水而顯皺縮。地上部分表現為病株突然萎蔫,并逐漸加劇,似暫時缺水狀,但澆水后不可逆轉。
發病規律病原為真菌,擬黑根霉。病原菌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土壤過濕、溫度高、植株過密、通風不良的環境都有利于病害的發生。一般7~8月份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鳳仙花應栽植于陽光充足和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并呈中性至微酸性的土壤,并要通風良好。不要種植于半陰或較濕處,以免徒長、倒伏、開花不良。
(2)花圃內要保持衛生,及時清除殘葉,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多施鉀肥,以促發新根防止爛根。
(3)發現全株萎蔫的病株,要及時連根帶周圍土壤一起挖除另處深埋,并對原土坑澆灌1%硫酸銅液消毒,晾曬7天后再補植;如是盆栽,病株盆上應廢棄不用,對花盆用1%硫酸銅液浸泡1小時消毒后,在陽光下曝曬7天再換新土栽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