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病株稍矮縮,葉片淺綠或蒼綠,下部葉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開始早晚恢復,持續4-5天后全株莖葉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綠色,葉片不凋落,葉脈褐變。
莖出現褐色條紋,橫剖可見維管束變褐,濕度大時,切面有細菌液溢出。這一特征可與真菌性枯萎病相區別。
病原病原為假單胞桿菌屬的青枯假單胞細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Dowson。菌體短桿狀,兩端圓,極生鞭毛1-3根,在瓊脂培養基上形成污白色、暗褐色甚至黑褐色的圓形不規則形菌落,表面平滑,有亮光。革蘭氏染色陰性反應。生長最適溫度為30-37℃,最高41℃,最低10℃。致死溫度為52℃,10分鐘。對酸堿性適應范圍為PH6.0-8.0,最適為PH6.6。
傳染途徑病原細菌能在病殘體上營腐生生活,即使沒有適當寄主,也能在土壤中存活14個月至6年之久。一旦遭到寄主的根部或莖基部傷口,即可侵入。致使導管阻塞。進一步破壞導管,侵入鄰近的薄壁組織細胞,使之變褐腐爛。整個輸導器官被破壞而失去功能,莖、葉因得不到水分的供應而萎蔫。病害的傳播主要靠灌溉水、農農具和昆蟲。
發病條件
1)一般土溫達20℃病菌開始活動,土溫達25℃時,病菌活動最盛。
2)土壤水分達25%以上有利于病菌侵入。此外,連作、地勢低洼,缺鉀肥以及根部損傷均有利于發病。
防治方法
1、進行土壤改良粘重土壤增施腐熟農家肥,改善土壤結構,增強通透性。酸性土壤結合整地,撒施石灰粉將酸堿度調至微堿性。根據土壤酸度不同,每畝可撒500-1000千克。
2、適時灌藥防治發病初期選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500倍液,50%DT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及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藥液0.3-0.5升,8-10天灌一次,連灌二三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