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為害癥狀:病害學名:PhyllostictaimpatientisFautr.鳳仙花斑點病主要為害葉片。初生黃色小斑點,漸向四周擴展為圓形病斑,大小2~5mm。后病斑中央呈淺褐色或灰白色,邊緣褐色略隆起,―亡生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菌如從葉尖或葉緣侵入,致葉尖枯死,葉緣焦灼。廣東、云南7―9月發病。
二、病原菌形態特征:病原稱鳳仙花葉點霉,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在葉面上,球形至近球形,大小82―102um。分生孢子卵圓形,單胞無色,內含油球1~2個,大小3.0―5.0X2.0―3.0(um)。
三、發病特點: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和雨水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四、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病落葉。
(2)必要時噴灑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或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五、常用藥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百菌清懸浮劑
六、最新特效藥劑:噴克菌阿米西達醚菌酯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