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菊芋,別名洋姜、鬼子姜,學名helianthustuberosusl.,為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菊芋以地下塊莖供食。我市各地有零星栽培,菊芋的塊莖中含豐富的菊糖,為果糖多聚物質,對糖尿病有一定的輔助療效。栽培粗放,有發展前景。
1、植物學特征莖直立,株高2~3米。扁圓形,有不規則突起,地下塊莖是不規則的多球形、紡錘形,皮紅、黃或白色。品種按塊莖的皮色而分。葉基部對生,莖上部互生,長卵圓形,先端尖,葉面粗糙,葉背有柔毛,邊緣具鋸齒,綠色。葉柄上有狹翅。頭狀花序多個,生于枝端,黃色,外圍舌狀花,不易結實,管狀花黃色。瘦果楔形,有毛,上端有2~4個具毛的扁芒。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菊芋性喜稍清涼而干燥的氣候,耐寒、耐旱,塊莖在0~6℃時萌動,8~l0℃出苗,由于菊芋的地下塊莖能在寒冷的北方土壤下越冬,翌年萌發新株,故常被誤認為多年生作物。其幼苗能耐1~2℃的低溫。在18~22℃,日照12小時的條件下,有利于塊莖的形成。塊莖能在25~30℃的凍土層內安全越冬。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栽培能取得很高的產量。
3、栽培技術
(1)繁殖方法以塊莖繁殖,秋冬收獲塊莖后,選擇20-25克大的塊莖播種,或砂藏備種。也可于春季土壤解凍后挖取大小適當的塊莖播種。
(2)播種于春季進行。穴播或溝播。種植株行距為50厘米見方。植穴挖松土壤施基肥后播種,但基肥不宜過多。播種深度約10厘米。播后覆土平穴。
(3)田間管理播種后約1個月左右出苗。齊苗后適當追肥、澆水。然后中耕除草,并培土成低壟,不太干旱時可不用再澆水,直至塊莖膨大時再澆水,以“見干見濕”為原則。如莖葉生長過于茂盛時,宜摘頂,促使塊莖膨大。菊芋極少見病蟲為害,可以不使用農藥,極干旱時有可能發生蚜蟲,噴水可消滅。
4、收獲秋霜后收獲。收挖后清洗去泥土上市。在閑散地種植的,如需繼續種植,可在采挖時選留小塊莖埋在土中,翌年出苗后及時間苗、補苗。
5、營養成分及利用門皮菊芋可食率100%,每100克塊莖中含水分79.8克,粗蛋白0.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6.6克,粗纖維0.6克,灰分2.8克,鈣49毫克,磷119毫克,鐵8.4毫克,維生素b10.13毫克,維生素b20.06毫克,尼克酸0.6毫克,維生素c6毫克,并含豐富的菊糖、多縮戊糖、淀粉等物質。性味甘、平、無毒。有利水去濕、和中益胃及具清熱解毒的作用,為利尿劑。菊芋的用途較廣。
(1)作蔬菜食用
①鮮塊莖可素炒,或與肉絲共炒,香脆可口。
②腌漬:菊芋50千克,洗凈去雜,放入瓦缸內,放一層菊芋撒鹽,用鹽量為9千克,放好后倒入適量清水。一天后倒缸一次,以后兩天倒缸一次,約15天后可食用。風味可口,可作佐餐小菜,對糖尿病有一定輔助療效。
(2)作雜糧、飼料或提取淀粉、制酒精等,地上莖也可加工作飼料。
(3)藥用提取菊糖,供治療糖尿病用。根莖搗爛外敷治無名腫毒、腮腺炎。食療方面還可用菊芋塊莖100克,洗凈切碎,大米100克淘洗干凈,加水適量同煮成粥,調入食鹽、香油后食用。適用于糖尿病、浮腫、小便不利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