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東北梅花鹿是目前我國養殖梅花鹿數量最多的地方品種,是多個類型的總稱。養殖地區遍布全國,存欄數約56萬只。
東北梅花鹿是一種中型鹿。體態秀美,角姿英俊,運動靈活,體成熟公鹿肩高95-105厘米,體長100厘米左右,體重135千克左右,1-6歲體重為60-130千克。母鹿肩高80-95厘米,體長75-90厘米,體重75-85千克。東北梅花鹿頭俊秀,耳大、靈活,軀干緊湊,四肢勻稱、細長,主蹄狹尖。被毛呈明顯地季節性變化,夏毛艷麗,為棕黃色或紅棕色;冬毛褐色或栗棕色。冬夏毛均有白斑,但冬毛白斑較淡。背中線2-4厘米寬,呈棕色或黑褐色,其兩側有4-6條排列較整齊的白斑縱列。白斑越往下而越大而圓。腹下,四肢及尾內側被毛為白色。公鹿頸部冬毛生有卷曲鬣毛。臀斑在尾根以下呈白色并圍繞著黑色毛帶。公鹿角有4個杈,極個別的有5杈,無冰枝,眉枝不夠發達,且離角基較高。4月初開始脫角(盤),成角到8月下旬或9月成熟。眼下有發達的眶下腺,俗稱淚窩,平時呈裂縫狀,其分泌的外激素用于識別本群,標示領地。
東北梅花鹿初角茸平均干重25-30克,若在初角茸長至5-6厘米時鋸下1.5-2.0厘米(俗稱“破茬”),還能生長分杈的初角茸,干重可達150-200克。成年鹿1-10鋸三杈鋸茸鮮重平均為2.5-3.5千克,產茸最佳年齡為9鋸,單產3.3千克以上。一般頭鋸茸、二鋸的二杠鮮鋸茸的鮮茸單產分別為0.55千克和0.80千克左右。16-18個月齡性成熟,配種年齡在16-28個月齡,受胎率85-95%,繁殖成活率75-85%,雙胎率3%左右。公鹿的活重、屠宰率、凈肉率和出肉量分別為130-140千克、55.0-64.1%、50-55%和65-75千克;母鹿相應為65-85千克、51-54%、38-43%和25-35千克。
由于東北梅花鹿數量大,繁殖力高,茸色茸型多呈顯性遺傳,并且經多年的人工選育,茸高產質優,耐粗飼和適應性、生活力、抗病力強,可作為品種間雜交優良的父本或母本。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