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紫筍茶是我國的歷史名茶,茶區優越的生態環境和成熟的栽培管理技術,保證了紫筍茶的優質高產。
一、良種:良種是茶葉生產的基礎,茶樹無性系優良品種是提高茶葉單產,改進品質,提高經濟效益最有效的措施。根據我縣實際情況,推廣品種以龍井43,迎霜、平陽特早茶為主。
二、主要的栽培管理技術
1、茶樹種植:選擇的園地規劃設計,坡度15°以上要修成水平梯級園地,15°以下的要劃等高線,經初墾,復墾和施好基肥后即可劃行種植。
(1)、種植方式和密度
新茶園多采用合理密植的單條或雙條種植方式。單行條栽的規格為:行距130-150cm,叢距33cm,每叢3株,每畝種植4000株左右;雙行條栽的規格為:大行距150cm,小和行距40cm,叢距33cm,每叢2-3株,每畝種植6000-8000株。
(2)、苗木質量規格:要求苗高在于25cm以上,主莖粗在3mm左右,生長健壯,根系正常,無檢疫性病蟲害。
(3)、茶苗移栽時期和技術:晚秋(秋分至霜降)或早春(雨水至驚蟄)是移栽茶苗的適期,茶苗定植時將根系舒展平鋪在種植溝底部,覆疏松細土八成,踏實,再覆土至“泥門”上,壓實,澆透定根水,對粗壯多數高于30cm的茶苗,定植后及時定剪,高度15-20cm。
2、茶樹修剪
(1)、定型修剪:對移栽后的幼齡茶樹要及時定型修剪,當苗高達30cm以上時,應離地15cm處定剪;第二年春茶前,在上次定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進行第二次定型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可在次年春茶采摘高檔茶后進行,其高度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5-20cm。當樹高達70cm左右,樹幅達85cm以上逐步投入正常采摘。
(2)輕修剪:每年或隔年進行1次,一般在春茶采后進行,剪去冠面3-5cm的新梢,有利于春茶早發和增加名優茶產量。
3、土壤管理:每年主要在晚秋深耕1次,春耕以鋤草代替,結合耕鋤,還采用茶園鋪草措施,這不僅起到水土保持,穩定土溫,又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增加土壤有機質。
4、茶園平衡施肥:基肥在“立冬”前施,一般都用菜餅或農家肥,施用菜餅,每畝開溝施200-300kg,追肥每年施用3次:第一次在“驚蟄”前后施,稱催芽肥,第二次在“立夏”后施,稱接力肥;第三次在“小暑”前施,稱脫力肥。追肥均用速效氮肥,每次每畝用尿素30-40kg或用硫酸銨60-80kg。
5、茶樹病蟲害防治:根據“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和“綜合治理”的方針,積極采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機械和化學農藥防治相結合,同時在秋茶結束后采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封園,減少次年茶園病蟲發生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