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水土流失是地球表面組成物質(土壤)在流水的作用下,發生剝蝕、搬運和重新堆積的過程。水土流失的加劇,會使土壤肥力衰退,生態環境惡化,水、旱、風等自然災害加劇,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水土保持工作研究和防治的主要對象。
1研究區概況
安溪縣位于福建省東南部,閩南晉江西溪上游,居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的中間結合部,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按地形地貌之差異有內外安溪之分,外安溪以低山為主,內安溪以中山為主。全縣山地資源豐富,平地少。土壤多為磚紅壤性紅壤等,母巖屬火山巖系,以花崗巖為主,土層深厚。
安溪縣屬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8~21℃,無霜期達310天以上,年平均日照達1850~2050小時,降雨量1500~2000mm,全縣有山地面積330萬畝,適宜農作物和茶樹生產,是我國重要的烏龍茶產區,擁有全國最大的烏龍茶廠和最大的茶葉批發市場。區內茶園遍布,且由于自然地理原因,區內茶園以梯田茶園為主。分析安溪縣梯田茶園水土流失現狀,對于安溪縣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控制水土流失,發展茶葉生產有重要意義。
2研究區梯田茶園水土流失現狀
安溪縣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其中茶葉生產發展尤其迅速。鐵觀音烏龍茶產量和品質都有較大的提高,產品遠銷世界各地,茶葉生產已經成為安溪縣的支柱產業。
隨著茶葉產量和銷量的提高,茶園規模迅速擴大,很多不適宜開墾的地方也被大量開墾為茶園特別是在內安溪,這種情況尤為嚴重。內安溪地形地貌以中山為主,很多山的坡度都超過25°,為不適宜開墾地。但近幾年,由于茶葉銷量和價格的提高,當地茶農為了增加收入,用原始的方法也將這些山地開墾出來種植茶樹。他們往往放火燒山,把原來那些植被燒得一干二凈后再在山地上開辟出梯田,種上茶苗。在茶苗長大之前,這些梯田的土壤可以說是完全裸露在外。而本區的土壤為磚紅壤性紅壤和紅壤,土層深厚,在茶園經營過程中,又要經常松土,使得這些茶園的土壤較為疏松。在豐富的地表徑流作用下,這些梯田茶園極易造成水土流失。
由于本區茶園的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很快。因此,茶農大量施用化肥,使茶園里的土壤理化性質發生較大變化,不利于山地土壤的可持續利用,不利于茶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3安溪縣梯田茶園水土保持對策
由于安溪縣新開發的梯田茶園水土流失嚴重,制約著本區山地土壤的可持續利用和茶園生態環境的優化。為了使本區的梯田茶葉生產和梯田茶園的水土保持協調好,結合安溪縣實際情況,建設生態茶園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生態茶園也稱“立體茶園”,是指在同一片茶園中以茶樹為主要物種,通過實施立體復合栽培,人為地創造良好的多物種生態環境,使茶樹生長與茶園生態系統和諧統一,是保持茶葉可持續發展的新栽培模式。建設生態茶園的措施如下:
3.1增加茶園空曠地植被因地制宜地在茶園上風口、周圍、道路、溝渠等茶園空曠地種植深根性林木、果樹。在這些空曠處種植的林木要選種植株高大,擋風能力強,適應當地土壤、氣候條件且與茶樹無共同病蟲害的樹木。在內安溪高海拔茶園可選種木荷、火力南、酸棗等;內安溪低海拔茶園可選種川楝、巨尾桉、火力南、楠木、楓香、香椿等。外安溪高海拔茶園可選種川楝、木荷、楠木、火力南、楓香、酸棗、香椿等;外安溪低海拔茶園可選種巨尾桉、天竺桂、楠木、川楝、酸棗等。
3.2進行茶園合理間作在茶園內合理間作,可以防止下暴雨時,水流對茶園內土壤的侵蝕,特別是在幼齡茶園,更應該選擇合理間作。幼齡茶園,可根據立地條件,選擇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作物或其他生長快的經濟作物,進行合理套種。茶園套種既可增加茶園行間的綠色覆蓋度,減少土壤裸露程度,避免土壤表面直接受雨水沖刷,又可增加茶園綠肥和經濟收入。在選擇黃豆、花生、甘薯、油菜等種植時,應合理密植,防止與茶樹爭肥爭水。
3.3種植護梯植物在裸露、光禿的梯壁上,種植護梯綠肥或保護原有綠草,能減輕雨季雨水沖擊和人為行走脫土,牢固梯壁,提高茶園保肥、保水能力。如種植百喜草、圓葉決明、紅根草、爬地蘭等。對于梯壁上原有的綠草,應定期進行臺割,但切忌斬草除根。
3.4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和管理要做好茶園排蓄水系統設置,在茶園周圍空曠地或田林交界處挖蓄水池或蓄水坑,以提高茶園抗旱保水能力。
通過上面幾種方法對梯田茶園進行綠化,可以達到茶一林一草生態平衡,茶園合理綠化,物種多樣,水土保持良好,可以促進茶葉的可持續發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