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卷曲形名優茶加工工藝以碧螺春為例,介紹卷曲形名優茶的傳統手工加工技術。
1、殺青:采用直徑60厘米的平鍋,燃料為松枝、草柴,也可采用電炒鍋,當鍋溫達到180~200℃時,向平鍋中投500克鮮葉,用雙手迅速翻炒,先抖后悶,少悶多抖,做到撈凈、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紅葉,無焦邊、爆點。殺青時間為3~4分鐘,然后降低鍋溫轉入下道工序。
2、揉捻:當鍋溫降到80℃左右時,用雙手攏住殺青葉,沿鍋壁順一個方向進行推手揉捻,使茶葉在手掌和鍋壁間進行“公轉”與“自轉”。開始時,揉3~4轉抖散1次,以后逐步增加揉轉次數,減少抖散次數。揉時手握茶葉要松緊適度,按照輕一重一輕的順序操作。當茶葉達到7成干、條索基本緊結時結束揉捻。揉捻總時間約10~12分鐘。
3、搓團:搓團是茸毛顯露與條索緊細卷曲的關鍵工序。當鍋溫降至60~70℃時,將熱坯用雙手控制在掌心搓轉成團,方向一致,每個茶團不必馬上解散,可在鍋內放置片刻再解散。搓團要掌握用力均勻,按照輕一重一輕的順序操作。搓至條索卷曲、茸毛顯露、茶坯達8成干時即可。搓團用時約12~15分鐘。
4、干燥:干燥溫度從60℃慢慢降低到50℃。將搓團后的茶葉用手輕輕翻動或輕輕轉團,手勢一定要輕,這是技術關鍵,到有輕微觸手感,茶葉達9成干時起鍋。再將茶葉薄攤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中,利用鍋溫余熱焙至足干,時間約6~8分鐘,茶葉含水量在6%左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