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學名:Carmonamicrophylla
別名:基及樹
科屬:紫草科基及樹屬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形態特征:
灌木,高1-3米,多分枝;幼枝圓柱形,有微硬毛。
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革質,倒卵形或匙狀倒卵形,長0.9-5厘米,寬0.6-2.3厘米,基部漸狹成短柄,邊緣上部有少數牙齒,脈在葉上面下陷,在下面稍隆起。聚傘花序腋生或生短枝上,具細梗;花萼長約4毫米,裂片5,比萼筒長,匙狀條形;花冠白色,鐘狀,長約6毫米,裂片5,披針形;雄蕊5,稍伸出花冠之外;花柱二深裂。核果球形。
分布:
于廣東,福建和臺灣等省。亞洲熱帶其他地區也有。
生長習性:
比較耐陰,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甚耐寒,適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適應性強,極耐修剪。
栽培多用腐殖質豐富的塘泥,經風吹曬干后再拌入適量的沙土,以增加其透水性。
管理較粗放,初夏種植,每隔2-3年翻盆1次。
繁殖方法:
多以扦插繁殖,枝插、根插均可,極易成活。
用途:
福建茶樹形矮小,枝條密集,綠葉白花,葉翠果紅,風姿奇特。且花期長,春花夏果,夏花秋果,形成綠葉白花、綠果紅果相映襯。
老樹樁育成的盆景,更為古雅。四季均宜觀賞,尤以夏季嫩葉新放時最佳。在我國嶺南派盆景的制作中,它是主要的品種之一。
也可配置庭園中觀賞。由于生長力強,耐修剪,閩奧一帶也常種植作綠籬。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