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烏龍茶茶園實行機械化采摘可有效控制茶樹樹冠高度和增加樹冠幅度,增加茶園發芽密度,提高產量,同時還能提高茶葉鮮葉的勻凈度,提高茶葉品質。此外還能提高采茶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根據試驗統計,機采比手采增加產量0.25-0.37倍,提高鮮葉標準一個等級,提高采摘工效9-15倍。
在烏龍茶茶園實行機械采摘也必須建立與之相配套的茶園管理栽培措施,除按一般機采茶園進行栽培管理外,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與紅、綠茶相比,烏龍茶機采更要培育整齊的樹冠面。烏龍茶的采摘標準是成熟采,其生長時間較長,由于每個新梢生長強度不一致,這樣生長整齊度就相對的比采摘紅、綠茶的差。一般而言,在夏、暑茶期間,約有15%左右的新梢萌發得較早,生長較快,等大部分新梢達到烏龍茶采摘標準時,這一部分芽葉已長至駐芽5葉以上,影響了鮮葉質量的提高。因此,應在采后的7-10天左右整面,以剪去早發和徒長的突出芽頭,平整樹冠。整面后一斷時間再對小部分突出芽葉待其長至1芽2葉時用手采摘,做高檔綠茶。由于其它大部分芽葉此時正處于萌發階段,手采不會對其造成損傷,這樣既平整了冠面,又提高了經濟效益,一舉兩得。
2、烏龍茶年采摘批次少,實行機采更容易造成鮮葉產量的集中。鮮葉的過度集中造成加工機械利用率低,同時又不易保證加工質量。因此在烏龍茶茶園的建園時應注意早、中、遲品種的搭配,對現有單一品種的烏龍茶機采茶園,要用修剪、留養、采摘等方法來調節其洪峰期。
3、不同烏龍茶品種對機采的效應不同,在烏龍茶機采茶園培育及管理過程中,應視具體品種的特點而采取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例如對黃炎品種應注意控制其芽頭密度的上升速度,梅占品種則應注意控制其樹高,等等。另外,機采烏龍茶品種應注意選擇那些發芽整齊,輪次明顯、芽葉直立性好、芽葉持嫩性和再生能力都強的品種,如水仙、黃炎、梅占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