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根據甘蔗的生長發育特點以及對土壤、營養、水分等等外界的要求,下面以春植的糖料蔗為例對我區新植糖料蔗的栽培技術進行簡要闡述(其中的各主要新品種介紹和糖料蔗病蟲害防治詳見本冊的第四篇)
一、整地及播種
(一)深耕整地。播種前最好進行蔗地機械深耕深松,耕地深度為30-40厘米,深松深度達30-40厘米。實踐證明,蔗地進行深耕深松是提高糖料蔗單產和含糖份,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降低生產成本和增加蔗農收入的有效措施,可促進甘蔗的可持續發展。據驗收,進行機械化深耕深松與傳統人畜力耕作相比,平均畝產增1.64噸,每畝節約成本261.2元,增產增糖效果十分顯著。沒有機械化耕作的土地也要盡量做到精細整地,使耕作層達到深、松、碎、平,創造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氣和增溫的土壤條件,以利于甘蔗的發芽和根系的生長。同時要根據蔗地的地勢狀況平整土地或修筑成梯田,以利于大雨來臨時的排水。
(二)開好種植溝。旱地甘蔗宜提倡“深溝淺植”。中等肥力以上的蔗地要改變傳統的窄行種植(90-100厘米)為寬行種植(120―130厘米),溝深20-30厘米、溝底寬25-35厘米;水田種蔗,肥水充足,行距要適當加寬。同時要注意開好排水溝。為了便于機械化管理和操作,行距可根據使用的機械進行調整。我區目前推廣的新臺糖品種具有較強的分蘗能力和宿根性,且生長旺盛,要奪取高產必須具有較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實踐證明,推廣1.2-1.3米的寬行種植,不僅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還能確保糖料蔗健壯生長,促進有效蔗莖增加,且蔗莖長、粗、重,從而易獲得較高產量。
對一些瘦、瘠的旱坡地行距可為100厘米,以增加蔗地的畝有效莖數和減少土壤水分蒸發而達到高產。旱坡地還要按等高線開行,這樣可以減少雨水沖刷土壤,起到保水保肥保土的作用。
二、采用良種,選好蔗種
(一)選用良種。因地制宜地選用適宜當地栽培的良種是奪取高產的有效措施,糖料蔗良種是指抗逆性強(特別是抗旱力強)、適應性廣、宿根性強且高產高糖的品種。目前廣西推廣的良種有新臺糖16號、新臺糖22號、新臺糖25號、新臺糖26號和新臺糖27號,桂糖94/116、桂糖94/119,臺優、粵糖93/159、粵糖94/128、粵糖95/168、園林1號、園林2號、園林3號、園林6號等品種(各主要新良種的介紹見第五節)。實踐證明,選用良種,各地可根據品種的特性和本地的氣候特點、土壤條件、各品種引種時在當地的表現以及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等多項因素進行選擇。一般來說:水田和水肥條件較好的旱地應選用新臺糖系列品種,有利于充分發揮品種的高產高糖特性,取得高產高糖產高效。土壤較為貧瘠可選用桂糖94/116或桂糖94/119等品種,桂中偏北的地方要注意選擇耐寒性強的品種,同時要注意同一塊地甘蔗品種在新植的時候要輪換,同一蔗區內甘蔗品種宜安排種植3個品種以上,避免品種的單一,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但要切記:不管選用什么品種,都一定要做好種莖的的選擇和處理工作。
(二)種莖的的選擇。甘蔗既可用全莖作種又可以用部分莖作種,所以蔗種又可分為全莖種、半莖種和梢部種,在生產上一般選用植株梢部以下40-50厘米的幼嫩莖作種,或者說選用梢部生長點以下10個芽作種最好。因莖梢含糖份低,含葡萄糖、果糖、淀粉、蛋白質等較多,而作為原料蔗進廠回收率低價值低,同時由于其莖芽保護較好,用其作種既可減少原料蔗的損失,減少用種量,可提高發芽率。特殊情況下可采用全莖做種。但無論用那一段作種對種莖的要求是一樣的,那就是要新鮮、蔗芽飽滿健壯、無病蟲害、品種純正。
(三)種莖處理:1、砍種:首先按每段種莖2-3個芽進行斬種,斬種要先剝除葉梢(蔗殼),然后將種莖平放木墊上,芽向兩側,用干凈的利刀快速斬種,盡量做到切口平,不破裂,作業時要眼明手快,一邊砍種一邊要及時將死芽、爛芽、蟲芽、氣根多和混雜品種剔除掉,以提高種苗的質量。砍下的種苗就按芽的成熟程度分別放置,即較老的放一堆,較嫩的放一堆,這樣到地里種植,出苗就比較整齊,便于管理。2、種莖消毒,把斬好的種莖放入50%可濕性多菌靈125-160克兌水100公斤的溶液中浸5-10分鐘即可。也可用其它消毒農藥按照說明進行消毒處理。冬春植蔗特別要做好種子消毒工作,切不可麻痹大意,廣西高溫高濕,越冬的病源多蟲口密度大,病蟲滋生繁殖快,很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病蟲害,如發生鳳梨病,造成爛種爛芽、缺苗斷壟,影響全年的甘蔗生產。
三、施足基肥。甘蔗是高產作物,不僅需水量大,而且需肥量也大,所以要放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農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要將甘蔗全生育期所需的磷肥鉀肥全部作為基肥,氮肥則施20%左右。一般要求每畝農家肥500-1000公斤,鈣鎂磷肥70-100公斤、氯化鉀15-20公斤,尿素10公斤混合作基肥。或用氮、磷、鉀含量分別10%復合肥100-150公斤作基肥,用氮、磷、鉀含量分別25%復合肥50--100公斤作基肥。其中有機肥和磷肥應先堆漚15天后再施用。基肥的施用,一般選在天氣晴朗、土壤溫度較低的種植前一天施下較好。化肥的應均勻施放在種植溝內,然后將肥料與土壤拌勻后再下種,盡量避免蔗種與肥料直接接觸,以防止燒傷種苗。
如有條件的地方使用酒精廢液噴淋甘蔗技術,在甘蔗下種后畝施5―6噸酒精廢液,可不施用化肥作基肥,也能滿足甘蔗的生長需要(具體施用技術祥見本書第節)。
四、合理密植。目前我區推廣的良種中大部分為中大莖種,要求每畝基本苗數為5000-6000株。春植蔗下種一般7000-8000個芽;冬植可適當增加15-20%的芽,約為8500-9000個芽;而秋植蔗下種量可減少15-20%個芽,約為5000-6000個芽。要保證每畝中大莖種有效莖數為4000-5000條,中小莖種有效莖數達5000-6000條,這樣產量才有保證。
擺種要求:種莖豎向以品字形或鐵軌式雙行窄幅擺放,兩行種之間距離8CM左右,種莖與土壤緊貼,芽向兩側。一般人工擺種,下種時手用力往下輕壓,利于蔗莖吸收土壤水分及新根的入土。寬行(125厘米以上)種植的種莖可進行橫向擺放,以增加行內的苗數。
五、使用除蟲藥和除草劑。擺放好種莖,由于種莖糖份高,易引來各種地下害蟲的咬食為害,因此要及時撒上除蟲藥,如每畝用特丁磷4-5公斤,撒施在種植溝內,也可每畝用3-4公斤克百威或4-5公斤甲基異柳磷撤施植溝。然后蓋土3-5厘米。甘蔗由于行距寬,萌芽慢,因此行間雜草滋生快,影響甘蔗的前期生長,為此最好能在蓋土后(一周內)施用除草劑,除草劑可選用40%阿特拉津150―200克/畝;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畝;25%敵草隆200克/畝。兩種藥減半量混合施用效果更好。均兌水40―50公斤噴霧。此外,進行覆蓋和間套種作物減少雜草的生長。
六、地膜覆蓋。地膜覆蓋是一項保護性的栽培技術,多年來應用于甘蔗上增產增糖效果顯著。地膜覆蓋為什么能增產呢?一是提高了土溫;二是保持土壤水分;三是維持了土壤疏松;四是抑制了雜草的生長;五是加快了土壤養分的分解。從而促進蔗芽的早萌動,早出土,提高甘蔗發芽率。蓋膜的方法如下:在完成下種、施肥、噴除草劑等工序后,選用寬40―45厘米、厚0.005―0.010毫米的地膜,鋪開拉緊,使地膜緊貼蔗行,膜兩邊用細碎的泥土壓緊壓實,使地膜露光部分不少于20厘米,蓋膜時土壤必須濕潤,土壤干旱時要淋水后才能蓋膜。目前許多地方使用蓋膜犁來覆蓋地膜,一次就可完成蓋土、蓋膜等工序,且蓋膜質量好,工效高。
綜上所述,播種田間作業的順序為:開種溝→施基肥→蓋薄土→擺放種莖→撒防蟲藥→蓋土→淋水(雨天或土壤濕度較大時可不淋水)→噴施除草劑。冬植蔗和早春植蔗加蓋地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