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枯、黃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直接影響棉花的產量,病害嚴重時可使棉花絕產,因此是限制老棉區棉花產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實際生產中要選用抗枯、黃萎病性好的品種。市場上雖有多種針對黃萎病的藥劑出售,實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除控制好枯、黃萎病的傳播途徑外,從栽培耕作學的角度出發,改變棉花枯、黃萎病發生的生態環境,使之不利于枯、黃萎病的發生,從而減輕棉花枯、黃萎病害不失為一條可行的途徑。
山東省棉花研究中心試驗站在東營市利津縣棉花枯、黃萎病發生嚴重的地塊進行試驗,采取以下具體生態防治技術措施:
冬天或早春曬垡:拔棉材后或早春將棉田按播種行寬開溝曬垡,開溝標準:溝深20-30厘米(從溝底到翻土最高點),不做全面耕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