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爛鈴與健鈴比,衣分降低22.8%,絨長降低23.4%,強度下降49.3%,棉花爛鈴造成直接產量損失10%--30%,嚴重影響棉花產量和品質提高。
一、棉花爛鈴原因
1.氣候:隨著8、9月雨水增多,造成棉花植株生長過旺,田間濕度大,通風透光能力降低。
2.栽培管理措施:由于套種方式、地膜覆蓋等措施導致生育期提前,初絮期與8月陰雨天氣相遇;由于密度偏大、偏施氮肥等原因,導致棉田旺長,田間蔭蔽。
二、防治方法
1.調整生育期:使初絮期與8月陰雨天氣錯開,減少爛鈴發生。
2.合理追肥:棉株長勢旺的要晚施、少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鉀肥。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可用磷酸二氫鉀根處追肥,促使棉鈴早開裂。
3.科學化調,塑造理想株型:盛蕾期至初花期,每畝用縮節胺有效成分0.671g或棉花高效液肥80--100ml對水30kg噴施;初花期至盛花期,每畝用縮節胺有效成分2--2.5g或棉花高效液肥200--250ml加水45kg噴施;盛花期至打頂,每畝用縮節安3g或棉花高效液肥300ml加水35kg噴施;8月15日至8月20日,每畝用縮節胺3.5g加水50kg噴施,縮短上部果節,塑造理想株型。
4.合理整枝摘葉:對生長過旺的棉田,應及早把老枝、老葉和無效蕾、花、鈴一起剪去,抓好打邊心、剪葉枝、抹贅芽、去老葉等措施,以減輕田間蔭蔽,促進早熟。
5.合理密植:合理配置株行距,調節棉花密度,塑造理想株型,改善棉田環境。一般密度控制在每畝3000--3500株。
6.及時采摘老熟桃和爛鈴:掌握棉花爛鈴規律,不等爛鈴就把已經成熟的棉鈴摘回來,剝曬成花。所謂老熟桃,即指鈴期50天以上的黃皮桃、棉殼已經裂縫尚未吐絮的裂嘴桃等。采取熟一個摘一個,一直摘到估計經常發生的爛鈴部位為止。棉田一旦出現爛鈴和病鈴,應及時采摘,并帶出田外隨時剝曬,這樣既能防止病菌蔓延危害,還可減少損失。
7.封株并壟:在莖葉生長茂盛、封行嚴密的棉田,可趁晴天于行間用手推開棉株,并用腳在棉株根部向外側踩,使棉株外傾,分出一條通風道,隔7天后再將并壟的兩行棉株推開側踩,這樣交替,有利棉株均衡生長,降低棉株間濕度。
8.搞好排灌:棉花生長中后期,如遇連陰雨天氣,應結合培土清溝,排除田間積水,保證棉田雨止田干。
9.乙稀利催熟:霜前20天,以施藥后數日內最低氣溫高于20~(2時為宜。每畝用40%乙烯利125--150g加水50--60kg,只噴1次即可保證藥效,若噴藥后1周內遇雨須重噴1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