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選地調茬向日葵的適應性較強,尤其是具有耐鹽堿、耐瘠薄和耐干旱等特點,除了低洼易澇、積水過多的地塊和寸草不生的堿斑地塊外,從輕砂土壤到重黏土,從偏酸性土壤到鹽漬土壤都可栽培。向日葵根系發達,吸肥吸水能力非常強,消耗地力嚴重,因此,不能重茬或迎茬。它的前茬除了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外,其他作物均可作為向日葵的前茬,但以豆科作物和小麥為前茬最好,這樣可以獲得較高產量。
2施足底肥向日葵植株高大,根深葉茂,是需肥較多的一種油料作物,每公頃可施灰土糞30立方米,并結合施用磷酸二銨150千克、硫酸鉀150千克和尿素100千克做底肥。
3適期播種目前,在向日葵產區大面積推廣的優良品種有:油用型品種匈牙利四號,食用型品種有長嶺大嗑和三道眉,這三個品種都具有抗病,抗倒伏,耐瘠薄,耐鹽堿和單產高的特點。由于向日葵品種的不同,生育期有長有短,加上土壤肥力有高有低,則播種期也應有早有晚。實踐證明:油用型品種匈牙利四號適當晚播,即5月上、中旬播種,可顯著提高產量。其原因就是向日葵的開花授粉期延后,躲過了高溫多雨的季節,有利于媒介昆蟲的授粉。可大大減少空殼率,提高結實率。但食用型品種因為生育期較長,還應做到適期早播以防貪青晚熟而減產。
4合理密植向日葵的種植密度,主要應根據品種的特性和當地的土質、氣候,水肥,栽培措施等條件來決定,合理密植應遵循原則是:高稈品種宜稀,矮桿品種宜密;大粒品種宜稀,小粒品種宜密;土壤肥力高宜稀,土壤肥力低宜密;濕潤土壤宜稀,干旱土壤宜密;發病率高的地塊宜稀,發病率低的地塊宜密。油用型品種每公頃保苗應在25000~3O000株,食用型品種每公頃保苗應在18000~20000株為宜。
5中耕除草向日葵出苗后15~25天,正是花盤原始體開始形成的時間,花盤中的小花數量也隨之而定。對向日葵的田間管理宜早不宜遲,應做到早疏苗、早定苗和早鏟趟。當向日葵的幼苗展開2片真葉時,就應鏟趟頭遍,淺鏟淺趟,結合進行疏苗,每埯留2株,以防苗期害蟲嚴重而造成缺苗斷條;當幼苗長出4片真葉時,可開始鏟趟二遍,結合進行定苗,每埯選留1株正苗、壯苗,無病蟲害的苗;當幼苗長出6片真葉時,可進行第三遍鏟趟,除掉田間雜蘋,封起大垅,以促進根系的發育,防止后期內澇和倒伏減產。
6防病治蟲危害向日葵的病蟲害有很多種,但近幾年,在向日葵產區危害最嚴重的是一病一蟲,即向日葵的菌核病和向日葵螟。
6.1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稱爛盤病。在向日葵產區,每年都有發生,發病率一般都在50%左右,嚴重時可達80%以上,輕者造成減產減收,重者顆粒無收。防治方法:可根據向日葵菌核病的發生規律噴撒農藥,當氣溫達18~20℃,O~5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越冬的菌核就開始萌發,即子囊盤開始出土,此時為地面撒藥的最佳時間,每公頃用五氯硝基苯30~45千克,加濕潤的細沙土150~225千克,攪拌均勻后撒在向日葵田的地面上,可抑制菌核病的萌發和殺死剛剛萌發的幼嫩芽管,撒藥后應進行1次淺鋤,在第一次撒藥后的15天可再撒1次藥,防治效果更好。
6.2向日葵螟這種害蟲屬于葵盤予實害蟲,是危害向日葵最嚴重的一種害蟲,嚴重影響了向日葵產量的提高。向日葵的花盤被害率一般在20%~50%,重者達100%;子實的被害率,輕者一般在10%以下,重者可達80%以上,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防治方法:在幼蟲發生期,約8月上旬,可噴灑90%敵百蟲500倍液,噴灑2~3次,防治效果很好。但要注意蜜蜂的安全。
7適時追肥向日葵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單靠施底肥和種肥是不能滿足它在整個生育期對各種營養的需要。因此,追肥的最佳期應在現蕾到開花這一時期以前進行,以便促進小花數量的增加。每公頃可追施尿素150千克,采取溝施或穴施。在向日葵開花盛期,還可噴灑0.20%~0.40%的磷酸二氫鉀1―2次。生育后期,一般不再追施氮肥,以防造成貪青晚熟,降低產量和含油率。
8適量灌水在向日葵花盤形成階段,開花期和灌漿期,可根據天氣,土壤和植株生長情況進行適時,適量地灌水,這樣可減少秕粒率。可采取順垅溝灌,灌水深度應控制在垅臺的2/3處,切忌大水漫灌,以防沖刷土壤和損壞向日葵根部。
9及時打杈向日葵的各種類型的品種都具有分枝的生育特點,尤其是食用型品種分枝能力更強,在植株上部的每個葉腋間均可長出一個分枝,這些分枝又都可長出一個花盤,它們與主莖爭奪養分和水分而生存,嚴重影響了主莖花盤對各種營養的吸收,結果造成主莖花盤顯著變小,秕粒率增多,百粒率降低,單產減少,因此,在現蕾到開花期,要連續打掉分枝2~3次,直到全部除凈分枝和側枝為止,保證主莖花盤對營養的需要和更好地生長發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