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向日葵菌核病,俗稱白腐病、爛頭病,是我省的多發病,也是對我省向日葵生產威脅最大病害。可造成莖稈折斷,花盤及種子腐爛,對產量影響很大。
主要癥狀:向日葵菌核病在各生育期均可發生。苗期受害,幼苗基部產生褐色的水浸狀大斑,空氣濕度高時,病部長出白色的絮狀菌絲,后期生有黑色菌核,病斑繞莖合圍后,病上部分失水,幼苗枯萎而死。成株時莖的中、下部感病時,產生褐色凹陷的潰瘍斑,斑擴大后,植株易折斷。髓部生有黑色菌核,病莖失水呈灰白色,破碎皇麻狀。花盤受害后,盤后面出現水浸狀病斑,后期變褐色腐爛,形成黑色菌核。花盤腐爛后脫落,剩下光稈。受害較輕的花盤,結出的種子粒小,無光澤,表皮脫落,多數種子不能發芽。因此,預防爛頭病要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一、分期適時早收。9月上旬后,向日葵就開始陸續成熟,但因品種不同,或出苗不齊可造成成熟期株間早晚差、別很大,有的甚至相差10-30天,就是品種純的優良品種也相差25天左右,而且爛盤損失的關鍵又正在集中成熟前半個月內,因此,分期適時早收是減少爛盤損失的有效措施。適時早收的最佳標準:在花盤背面變黃褐色,植株莖稈為黃,大部分葉片枯黃脫落;托葉變褐色,舌狀花冠落,管狀花枯萎,籽粒變硬,重現本品種的特征為最佳收獲期。據試驗證明:向日葵一般成熟時收獲僅損失1.4%,而延遲5天收獲損失5.4%,延遲15天收獲損失6.1%,延遲25天收獲損失12.3%。所以要分期適時早收,減少向日葵的損失,同時還避免爛盤的發生,達到一舉兩得。
二、清除田間病株。生育期如發現病株要拔除、燒毀或深埋土中。收獲后,要將葵田內的病殘組織,尤其是遺留地面的爛盤要徹底清除,集中田外燒毀。決不能用葵盤等殘體漚肥,以防菌核傳播。
三、揀拾爛盤。收獲后,有條件的農戶最好組織人力揀拾爛盤,集中田外燒毀深埋,這是減少菌源的重要措施。
四、藥劑防治。用速克靈、乙烯菌核利或菌核凈,稀釋500倍,在向曰葵開花結束時和開花結束后10天兩次噴藥效果好,一次用藥為1.5公斤/公頃,噴在花盤的正面和背面。
五、深翻滅苗。有條件的農戶,通過深翻可把菌核埋入土層7厘米;防止菌核發生。秋季一次性深翻20厘米以上,可控制菌核明年萌發傳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