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塑料袋栽培既省工,又便于管理,還能充分利用菇房空間,減少病蟲害,易于栽培成功。它不僅適用于室內栽培,而且也適于在塑料大棚、人防工事等地方栽培,還可以放入稻田、玉米地、蔬菜地與水稻、玉米、蔬菜間作。這是近幾年廣泛采用的一種新的栽培方法。
1、塑料袋的規格要求:選用厚0.03-0.04厘米、寬24-30厘米、長40-50厘米的塑料筒(雙開口)。
2、調制培養料:用塑料袋栽培,因保水性能好,料與水的比例要小于畦床栽培。一般500克料加水550-650毫升。
3、裝袋接菌:先將塑料筒的一端扎一個用干凈的舊報紙把干棉籽殼卷成的塞子(直徑3.3厘米、長6.6厘米),也可扎一個長3.3厘米,沾有0.3%多菌靈或高錳酸鉀藥液的玉米芯塞子,撒入一些菌種,再裝入培養料,邊裝邊壓實。裝至一半時,再撒一層菌種,然后繼續裝料,快裝滿(離袋口6.6厘米時),再撒一些菌種,整平壓實,使菌種與料緊密接觸。爾后另取一塞子,用線繩扎緊。接種量一般為料的10-15%。關鍵是靠近袋口多撒一些菌種,使平菇菌優先生長,雜菌就難以滋長。
4、堆積:將扎好口的袋子一層層排好堆積在一起,堆積的層數應根據播種時的氣溫而定,氣溫在10℃左右,可堆3-4層高;18-20℃,堆2層為宜;20℃以上時,可將袋子排成花堆或平放于地面上,以防袋內培養料溫度過高而燒死菌絲。等15天左右,袋內料溫基本穩定后,再堆放6-7層或更多層。
5、管理:播種后兩天料溫開始上升,每天要注意料溫變化,防止料溫上升到35℃以上,當溫度上升到32℃時,及時打開門窗,向地面噴水,以降低溫度。若溫度繼續升高,可進行倒堆或減少層次,以達到降溫之目的。最好能控制溫度在24℃左右。15天左右進行調堆,把菌絲生長好的放在一起,差的放在一起,被污染的挑出。污染輕的將袋口打開,放在陰涼處晾幾天,或用0.3%的多菌靈涂抹,重的挖深坑埋掉。這樣出菇整齊,便于管理。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左右。一般經30天左右,菌絲即可長好。
當菌絲布滿全培養料后,經5-10天,袋內就出現菌蕾。這時要及時解開袋口,去掉塞子(玉米芯塞子不必去掉),外翻袋口,露出菌蕾堆。以后的管理方法基本同室內畦床栽培。
此方法栽培平菇,采上過4茬菇后,還可脫去塑料袋,將菌塊埋入菜地、林蔭地、玉米地或棉田中(順行開溝)。澆水后仍可再出2茬菇,這是其它栽培方法不可比擬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