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為害平菇的粘菌菌落為白色,營養體生長階段多呈羽毛狀向外擴展,一般與平菇菌絲不易區分。在平菇生長的中后期粘菌發展迅速,遇有菇床濕度大,粘菌從培養料底層向表層擴展蔓延,開始在菇畦表面出現鮮艷的桔黃色粘膠質狀的長絲,隨后迅速產生粉粒狀粘膠質團,即進入繁殖階段的粘菌孢子。粘膠質團迅速從平菇的菇柄向菇蓋蔓延,逐漸把子實體全部包裹起來致子實體腐爛倒伏。平菇粘菌性病害,為害菇床、毀壞培養料,造成床面不能出菇或出菇后被其侵染,培養料和子實體腐爛變質,特別室外露地陽畦栽培平菇時發病較普遍,且為害嚴重。
病原Physaraceaesp.稱絨泡粘菌,是一種低等菌。其特點是營養體無細胞壁,呈變形體結構或稱原生質團。當其進入繁殖階段形成子實體時,則形狀固定且形成細胞壁,并產生大量的圓形或橢圓形孢子,不同種類的粘菌,其菌體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