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商品價值高且深受消費者歡迎。菇農栽培香菇怎樣才能多產花菇,現將其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擇菌種
形成花菇的季節一般在冬季的晴天,故要選擇單生、朵大、肉厚、朵形圓整、不易開傘的中低溫菌株作菌種,菌齡120~200天。
二、菌袋培育
裝袋培養基含水量要求在60%左右。裝袋時裝科要緊實,水分調節要比常規高。配料裝袋、滅菌、接種和培養均與常規生產相同。菌袋培養后期及時用針扎孔以利供氧氣,但扎孔不宜過大、過多和過深,以防止菌袋脫水干縮。
三、選場搭架
菇場要選擇背北向陽、近水源的地方,將地整成寬90~100厘米、長8米~10米的南北向畦。畦間留寬60厘米的作業道,按常規搭建菇棚。也可搭多層立體栽培架,架寬80~90厘米、高1.6米~1.8米,用竹或木作支柱,間距1.5米~2米,使之牢固豎立于畦沿。豎柱間隔25~30厘米處加設一橫檔,橫檔上縱向平行排列并扎緊4根長竹竿或木條,用于排放香菇菌筒。架頂的薄膜要固定,防止刮風吹走。菇床兩側懸掛的薄膜,要求既可放下保溫、保濕,又可升起通風透氣。
四、排放菌袋
當菌袋表面形成棕紅色菌膜并分泌部分黃水時,表明香菇營養生長已成熟。這時選擇氣溫15~20℃的晴天,把菌袋搬進菇場,橫向排放在架上,與常規栽菇不同的是不脫袋。利用晝夜溫差變溫催蕾。待菇蕾長到1~7.5厘米時,用刀割破菇蕾周圍3/4的薄膜,使其裸露于袋表。每袋留6~10朵菇蕾,其余菇蕾除去,以保證有充足的營養,有利于提高花菇品質和產量。
五、加強管理
當菇蕾長到3成熟時,掀開薄膜讓微風吹蕾。當菇蕾長到4~5成熟、尚未見花菇時,讓陽光透進菇棚內,并加大通風量,促使花菇形成。當菌袋含水量不足,菇蕾缺水或風速大菇蕾易脫水收縮而形成花菇,要及時蓋膜,讓其生長發育。在出菇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50%~70%,防止濕度過高,難以形成花菇。形成花菇后要停止噴水,遇陰雨天要蓋好陰棚和薄膜。對未成熟菇蕾任其長成普通香菇,對接近成熟和已經成熟的花菇要在雨前采收,并及時烘干,防止花菇裂口愈合;ü椒置骰ê桶祷▋煞N,以明花品質為佳。
為了使采收花菇后的菌袋能再出菇,要及時補足水分?刹扇〗莼蜃⑸涞姆椒,讓其達到原含水量的96%以上,然后用透明膠布補好原長菇的孔洞,經5~7天保溫培養后,待菌絲恢復正常生長時,再按上述方法催蕾,進行再出菇管理。前三潮以培養花菇為主。如再及時補充營養,增強后勁管理,還可采收2~3潮厚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