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國際服務組織(ISAAA)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轉基因作物在經歷十多年的商業化推廣后,仍在不斷取得進展,2007年,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加12%(1230萬公頃),總面積達到1.143億公頃。該報告顯示,轉基因作物為2015年減少一半饑餓與貧困人口的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促進作用,尤其在中國、印度與南非等發展中國家。
2007年種植轉基因作物的農民增加了200萬,全球共有1200萬農民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利益。其中,90%的受益農民屬于資源貧乏農民,首次突破了1000萬大關。種植轉基因作物的發展中國家數(12個)超過發達國家數(11),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達21%,是工業化國家(6%)的3倍。
據介紹,2007年,中國轉基因棉花生產面積增加了30萬公頃,達到380萬公頃,占中國棉花種植面積的69%。此外,2007年,歐洲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首次超過10萬公頃,增長77%。歐盟27國中有8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共有23個國家和地區享受到這些作物帶來的益處。
“隨著全球食品價格增長,轉基因作物將比以往更為重要。要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就必須不斷加大轉基因作物使用的廣度與深度,從而滿足未來人們對食物、食用纖維與燃料的需求。”ISAAA主席、創始人及該份報告作者克萊夫?詹姆斯(CliveJames)說。他預測,采用生物技術的國家、轉基因作物、生物技術特性、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以及從事轉基因作物種植的農民,都會在第二個十年(2006-2015)中顯著增加。
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國際服務組織(ISAAA)是一家非營利性機構,其國際網絡中心旨在通過分享作物生物技術應用,對減緩饑餓和貧困現象做出貢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