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目前正值春耕時節,我縣天氣持續低溫陰冷。出現陰雨寡照的不利氣象因素,使水稻秧苗遭受低溫冷的影響,造成秧苗長勢較弱。如果長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則有可能發生“爛秧”現象。要切實抓好秧田防寒工作,減少低溫對秧苗生長的影響。一、引起爛秧爛芽原因水稻爛秧分生理性爛秧和侵染性爛秧,生理性爛秧主要由低溫和秧田管理不當所引起;低溫缺氧是引起爛秧的主要原因。其病因先是凍害或傷害,以后才演變成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爛秧則由病菌寄生所引起綿腐、腐霉等真菌,在低溫和管理不當時,秧苗生長衰弱,很易引起病菌侵染,加速秧苗死亡。生產上低溫缺氧易引致發病,寒流、低溫陰雨、秧田水深、有機肥未腐熟等條件都有利發病。二、危害癥狀1、爛種:稻谷播種后種胚變黑、發臭,甚至腐爛,多由貯藏期受潮、浸種不透、換水不勤、催芽溫度過高或長時間過低所致。2、爛芽:種子萌動發芽至轉青期間芽、根死亡的現象,分生理性爛芽和傳染性爛芽,多因秧田水深缺氧或暴熱、高溫燙芽等引發。3、死苗:多發生于2-3葉期,分青枯型和黃枯型兩種。青枯型死苗葉尖不吐水,心葉萎蔫呈筒狀,下葉隨后萎蔫卷筒,幼苗污綠色枯死,病根色暗,根毛稀少。黃枯型死苗從下部葉開始,葉尖向葉基逐漸變黃,再由下向上部葉片擴展,最后莖基部軟化變褐,幼苗黃褐色枯死。如遇低溫或冷害后暴晴則加快秧苗死亡。三、防治措施(1)防治爛秧。由綿腐病及水生藻類為主引起的爛秧,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2)防治立枯病。旱育秧苗床要盡量澆足水分,提高苗床與空氣濕度,緩解死苗現象。在秧苗2-3葉期遇強冷空氣到來應及時用藥防治可用6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3)增施熱性肥料。每畝秧田可施15―20 公斤草木灰,可提高地溫,防止低溫爛秧。(4)薄膜育秧應及時灌水淹沒墑面,發現死苗時的秧田,應每天灌一次“跑馬水”,并及時排出,采用小水勤灌,沖淡毒物。(5)在秧苗2葉1心前后是防治爛秧死苗的關鍵時期。發現爛秧,除采取上述措施后,也可用0.5%尿素+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秧苗根外追肥,增加秧苗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