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南方稻區均有發生。主要為害葉鞘和葉片,葉鞘染病水面上的葉鞘先發病,初現濕潤狀黑色小病斑,后逐漸擴展成2-3cm橢圓形或紡錘形病斑,其上布滿褐色至黑褐色網紋,后期常危及劍葉的葉鞘,葉鞘變為黃綠色,葉鞘內常有灰白色顆粒狀石灰質小菌核,一般不軟腐。葉片染病葉尖先黃化,后沿葉脈兩側向下擴展,病鞘內側組織常有白色菌絲及石灰質顆粒狀小菌核,表面生白霉,即病原菌菌絲和分生孢子,后病葉從葉尖向下逐漸褪黃。生產上這種癥狀常與二化螟低齡幼蟲群集為害造成的變色葉鞘混淆,需注意區分。
病原CylindrocladiumscopariumMorganetAoyaqi稱柱枝雙孢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無色,具2-3回叉狀或輪狀分枝小梗,其上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無色,圓筒形,有1個隔膜,大小49-76×3-5(μm)。病菌生長溫限5-35℃,最適溫度為25-35℃。除為害水稻外,還可為害大麥和蕎麥。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傳播途徑尚不清楚,初步觀察該病在水稻分蘗盛期至拔節期前后盛發,排水不良及長期灌深
水的田塊發病重,6月發病最多,多雨低溫日照少利其發生。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糯稻較抗病。
防治方法(1)發病地區要注意選用抗病良種。(2)加強肥水管理,及時排水曬田,病草要及時處理好,防止該病傳播蔓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