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立枯病(黃枯病)
發生立枯病主要與土壤酸堿度和播種量有密切的關系,土壤PH值7以上或播種量如果超過每平方米6兩時,容易得立枯病。立枯病主要癥狀是,看稻苗心葉尖上沒有水珠或黃色,其次是把病苗連根拔后,根和莖的連接處掰開看,莖的中心變黑就是立枯病。立枯病一般先是心葉不吸水,心葉變黃,嚴重時整株變黃死亡。立枯病以調酸、在秧苗一葉一針期時噴施立枯靈、3%育苗靈或40%苗病清等防治。
2、青枯病
青枯病主要是苗期通風少,溫度高,澆水多就引起稻苗徒長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這樣的苗因地上部,長的過大,地下部的根系供水的能力小于地上部莖葉蒸發水的水平時稻葉就打卷,嚴中時就得青枯病。防治的方法是平時苗床管理上多通風,早通風控制溫度和濕度。如果秧苗已經徒長,應當出太陽前開始小通風,晚蓋膜等方法控制床內溫度,促進稻苗根系生長,讓稻苗適應環境,以后慢慢擴大通風的力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