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浩瀚的太空正在成為中國科學家水稻育種基地。福建農科院院長謝華安日前對記者說,迄今中國已有7個航天育種育出的水稻新品種通過省級審定;特優航1號和Ⅱ優航1號今年已進入全國生產試驗,推廣面積逾百萬畝。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將航天技術用于育種的國家。利用航天技術將農作物種子送上太空,通過宇宙輻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場等太空獨有的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可使種子基因實現地面上難以實現的有益變異,從而縮短地面育種周期,提高育種效率。中國航天育種研究始于1987年,目前太空誘變表現最好的是水稻。江西、廣西、浙江和福建均有航天育種育出的常規或雜交水稻新品種通過省級審定并大面積推廣。
謝華安率領的課題組于1999年通過航天技術育成恢復系航1號,配制成特優航1號和Ⅱ優航1號兩個新品種,去年Ⅱ優航1號百畝畝產達到815.4公斤的超級稻水平。特優航1號和Ⅱ優航1號的主要指標均達二級或一級標準。
水稻航天育種現已被列入國家重點高科技計劃,今年謝華安課題組還將送新的稻種上天。謝華安說,水稻空間誘變在抗病育種、改變粒型、改善品質和培育早熟高產品種等方面有獨特優勢,當前亟需探索加強誘變機理研究,建立水稻航天育種技術體系,集成各項技術,提高育種效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