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選育單位:海南神農大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用“農墾58S”為母本,以“紫圭”為父本雜交,通過17年的多代系統選育而成的光溫互作型兩用核不育系。
特征特性:生育期海南南部12月8日播種,次年3月1日始穗,歷期83天。株高約60.5cm,株型松散適中,葉綠色偏濃,葉鞘、柱頭、稃尖、葉緣紫色,主莖葉片數為12~13葉。分蘗力中等,穗粒結構協調,每畝有效穗數約19.13萬。谷粒長橢圓形,谷殼偏薄色黃,稃尖紫色無芒,千粒重約23.5克。米質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出糙率80.8%,精米率72.1%,整精米率59.0%,堊白粒率9%,堊白度1.6%,直鏈淀粉23.0%,蛋白質含量12.6%,膠稠度84mm,粒長6.5mm,粒型長寬比2.9,透明度2級,堿消值6.8級。
柱頭雙邊外露率高,柱頭總外露率為70-80%,其中單邊外露率為51.8%,雙邊外露率為40.0%左右,且柱頭外露面積大,配合力好,所配組合SG1S/G66、SG1S/G65,SG1S/G85株葉形態好,已分別參加湖北、江西、湖南、海南等省區試試驗。
育性穩定,不育株率1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經中國水稻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人工氣候室育性鑒定,該不育系育性轉換的臨界光長在13.5h-14.5h之間,在該光長條件下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為23°C-24°C之間。
繁種技術要點:1、在三亞12月8日播,播始歷期83天,主莖葉片數12~13葉;2、制種時根據不同父本的花粉量適宜的行比為2:10~14,對“九二0”敏感,一般制種只需8~12克;3、合理安排父母本錯期,培育壯秧,秧田及大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濕潤灌溉,及時曬田,注意防治病蟲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不育系不育性較穩定,可恢復性較好,配合力較強,適宜華南稻區繁殖和制種,通過審定。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