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節水高產技術在慶安試驗成功。今年,這個縣有70萬畝水稻推廣此項技術。經專家測算,畝節水450立方米左右,節約抽水費用11.2元,平均畝增產22公斤。
近些年來,慶安通過開展“工程節水、機制節水、技術節水”三位一體的辦法,使畝灌溉用水由近千立方米降到500立方米,10年間使水田面積由64萬畝發展到117萬畝,占耕地面積的一半,去年僅水稻一項就為每個農民增收近千元。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節水高產技術是南京河海大學研究的國家認證推廣的新技術,在寧夏、海南多個省區推廣獲得成功,在東北三省推廣此項技術,慶安還是首家。2002年,慶安縣獲悉此項技術后,針對縣內水田面積大、渴水現象嚴重的特點,引進這項技術,在部分典型農戶中試驗示范,并在河海大學教授彭世彰的指導下,針對本地特點,對技術進行了改進,使其更適合北方特點。這個縣總結出的此項技術的要領概括為:“返青地濕潤,露泥不汪水;蘗初建水層,汪水不露泥;蘗后重控制,田干地裂縫;降雨巧利用,節水保調控;黃熟防早衰,再灌一茬水。”在具體操作中,重點抓住返青期、分蘗期、拔節孕穗期、抽穗開花期、灌漿期和黃熟期6個環節。在豐收鄉豐裕村,周武義家門前有兩臺車在他家拉稻種,價格為每公斤3元。周武義介紹說,他今年種10公頃水稻,全都用的拋秧和控制灌溉節水高產技術,以前拋秧趴秧的問題不好解決,自從2003年應用控制灌溉節水高產技術,水稻趴秧的問題解決了。他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一公頃水稻節省抽水費用200元,拋秧比插秧節省工時費640元,用藥節省140元,拋秧加控灌兩項技術每公頃增產2500公斤,增收4000元,總算起來一公頃節本、增收4980元。為保證農民準確推廣此項技術,該縣聘請省內外技術專家,組織技術人員編寫輔導材料,并舉辦控灌技術培訓班,把技術送到農戶手中。
“水稻不一定要在水里泡,沒有明水層,水稻照樣可以長得好。”學會了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的慶安農民,在事實面前終于改變了水稻要深水灌的傳統觀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