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7年,早稻生產中期低溫陰雨、少日照,成熟期相應推遲,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晚稻的早插秧,存在雙晚抽穗成熟期相應延遲的情況。在一些地方晚稻施肥存在著碳酸氫銨、尿素用得多,而磷肥和鉀肥未能配足施用,給晚稻的提早抽穗也帶來了不利影響。因而我們要把預防寒露風的低溫冷害作為奪取晚稻高產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
一、寒露風及其危害
寒露風是指寒露節前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從北方南下危害晚稻的第1次較強冷空氣,是晚稻生長后期嚴重的災害天氣,對晚稻尤其是雜交晚稻影響甚大。如果晚稻遇上連續3天日平均氣溫低于或等于22℃,或日平均氣溫低于或等于20℃的低溫,偏北風三四級的“寒露風”,就會影響晚稻的正常抽穗、揚花、灌漿和結實。低溫冷害在晚稻生育的2個關鍵時期影響最大:一是減數分裂期秈稻在持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低于18℃;粳稻在持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低于19℃;二是抽穗揚花期,秈稻在持續3天以上平均氣溫低于或等于22℃,粳稻在持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低于或等于18℃時,都會造成結實率不高。
寒露風大致可分為2種天氣類型:一種是晴冷天氣,空氣干燥,伴有3級以上北風,稱干冷型;一種是低溫陰雨天氣,稱濕冷型。通常濕冷型比干冷型危害更嚴重。如果連續3天~5天平均氣溫低于20℃,則抽穗揚花期的晚稻就會開花少,閉穎多,花粉發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精,雜交晚稻還會出現大量“包頸”、不開花現象。灌漿期遇到寒露風,如果低溫陰雨天氣較長,就會降低晚稻的光合作用,影響灌漿結實,千粒重下降,空秕粒增加,產量降低。因此,寒露風是奪取晚稻高產的主要障礙。
二、寒露風在湖南省的發生情況
寒露風在湖南省年年都有出現,只是出現遲早和影響程度不同。湖南省寒露風最早出現在9月上旬,最遲為10月中旬,10月上旬和中旬出現的概率為30%~50%,全省常規晚稻安全齊穗期的保證率80%在9月下旬。湘北、湘西北比湘東南早,高山又比平原早。雜交晚稻遇到的寒露風,平均出現在9月中旬,如沅江市1982年雜交晚稻抽穗揚花期,市農業局在點上觀察:9月9日~10日,日平均氣溫20.2℃,空殼率為26.1%,9月11日~12日,平均氣溫20℃,空殼率為48%,9月13日~14日,平均氣溫20.6℃,空殼率為61%。這表明空殼率隨著低溫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下降而增加。要克服寒露風危害,當前晚稻生產有3種情況值得注意:一是“在暖冬涼夏”的異常氣候下,如處暑前后出現21℃~25℃低溫陰雨天氣,會不會發生寒露風危害,值得警惕;二是早稻生育期間氣溫時高時低,早稻普遍遲發、遲熟和遲收,影響晚稻按時插秧的情況下,應考慮寒露風的危害;三是部分地區受到洪澇災害后,有的用早稻品種作倒種春翻秋栽培,或晚稻品種重育秧,播期偏遲的情況下,若管理跟不上,有遇到低溫冷害的風險。各地應根據生產實踐,認真考慮,盡量減輕寒露風對晚稻造成的損失。
三、防御低溫冷害的措施
1.灌水增溫注意在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低于22℃時,當寒露風來臨前灌上10厘米深的河水或塘水,利用水的比熱大、導熱性低等特點,灌深水增溫,這樣做對減輕低溫冷害有明顯的作用。
2.噴施磷鉀肥在晚稻抽穗揚花期發生低溫冷害時,噴施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或氯化鉀,都有一定的抗低溫效果,可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每667平方米可用磷酸二氫鉀、75克~100克對水50公斤噴施,或每667平方米用過篩的過磷酸鈣0.5公斤對水50公斤,攪拌均勻后過濾噴施。與此同時,每667平方米撒施草木灰750公斤,也有較好的作用,能提高根系活力,防止晚稻莖葉早衰,延長葉片的功能期,促進籽粒飽滿。
3.噴水保濕在遇到干冷型寒露風時,空氣濕度相對較小,風速大,可采取禾苗噴水的方法,提高株間和穗部濕度,促進開花結實。注意噴水宜在開花前和閉花后進行。
4.噴施“九二O”當預計寒露風將來臨,而晚稻不能齊穗時,噴施“九二O”1次。每667平方米用“九二O”1克~2克對水50公斤噴霧,可提早二三天抽穗,既可減少卡頸現象,又能提早齊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