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水稻條紋葉枯病綜合控制技術
水稻條紋葉枯病自本世紀初在我省回升以來,發生程度逐年加重、重發范圍不斷擴大,已成為我省水稻生產上最為重要的病害之一,其關鍵防治技術是要堅持“抗、斷、避、治”的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1.因地制宜種植抗耐病品種近年來,徐稻3號、徐稻4號、南粳42、鎮稻99、淮稻9號、揚輻粳8號等在生產上表現較為抗病,重病區可因地制宜加以種植,充分發揮品種的抗耐病效果,降低農藥用量、減輕危害。
2.應用防蟲網或無紡布覆蓋秧田水稻播種后用防蟲網、無紡布覆蓋秧田,防止灰飛虱遷入到秧苗上刺吸傳毒,控制病害流行。此外,及時防除田邊雜草,減少灰飛虱橋梁寄主;適時拔除田間病株,減少田間毒源,對抑制病害的發生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3.推廣具有控病、節本、增效作用的輕簡栽培技術結合推廣旱育秧、機插秧、直播稻等輕型栽培技術,在適宜播期內,適度推遲播栽期,避開一代灰飛虱成蟲遷入秧田高峰期,減少傳毒危害機率。倡導集中連片育秧,便于采取統防統治措施,提高“治蟲控病”的效果。
4.科學防治灰飛虱堅持“切斷毒鏈、治蟲控病”的藥劑防治策略,采取“治麥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辦法,多個環節控制灰飛虱數量,防止傳毒。重點把握好麥田一代灰飛虱低齡若蟲期、一代成蟲遷入秧田盛期、二三代低齡若蟲高峰期防治灰飛虱。防治藥劑,每畝可選用48%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5%銳勁特懸浮劑30~40毫升、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30克、80%敵敵畏乳油200~250毫升(毒土熏蒸)、20%異丙威乳油150~200毫升、25%速滅威乳油150~200毫升、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50~60克、10%吡蟲啉乳油40~50毫升。防治秧田一代灰飛虱成蟲要采用速效性強與持效性長的藥劑混用,提高控制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