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地膜覆蓋水稻栽培技術是目前我國繼地膜小麥生產技術大面積推廣之后又一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實用性較強的新技術。它的優點是增溫、節水、滅草、早熟高產和能減輕田間勞動強度。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一、產量指標、品種選擇和秧苗。產量指標為9~10.5噸/公頃。選抗逆性強,矮稈粗壯,穗大,豐產潛力大的粳稻高產品種。旱育秧、濕潤育秧、軟盤育秧等方式育的秧均可用于地膜栽培,秧苗葉齡達3葉1心即可插秧。
二、整地、施肥與覆膜
1.耕翻地。耕翻時將前茬作物的根茬、草棍之類雜物清除干凈,結合耕地將碾細的農家肥施入,每公頃施95噸,化肥施碳銨、過磷酸鈣各750千克,或在測土基礎上實行平衡施肥。
2.大田做床畦。大田整做床畦是關鍵的技術環節(俗稱高床低潤)。床畦寬140~150厘米,和地膜幅度一致,即人手臂伸出可將秧苗插入中間一行為準。長短不限,根據地塊長短而定,每個床畦四周留30厘米寬、20~25厘米深的水溝。整畦應先干整成形,后放水泡田,再濕整抹平床面,至光平如鏡,無根茬和草棒,以便覆膜時膜與床畦面緊緊相貼,方能達到滅草增溫效果。
3.覆膜。整好床畦后,即可覆膜。首先將膜頭邊與床畦溝頭邊對齊,用泥把膜頭邊壓入溝內,然后將膜的滾筒放在床面上,中間串一細圓木棒,兩人分別在床畦兩邊溝里前行,要用力一致,覆膜平展。兩邊端齊,緊貼床面,到地頭割斷,將膜邊壓入溝里即可。依此類推,覆蓋一床畦的地膜。
三、插秧
1.方式。采用拉線栽植,2人或數人分別站在兩邊水溝里,面對面左右沿線逐行插秧。插時用右手中指或食指在確定位置戳孔。將破膜片用指頭反貼于膜里側,然后將秧苗插入即可,邊插邊注意將膜邊拉展與床面對齊,并防止膜面回縮。
2.栽植密度。根據品種分蘗成穗高低和要達到的產量,來確定株行距和每穴株數。北方粳稻每個床面6~7行,行距20~25厘米,穴距10~12厘米,每穴6~8株,每公頃30萬穴,成穗525萬~600萬,穗粒數平均80~100粒,產量10.5~12噸/公頃(按千粒重26~27克計算)。
3.確定插秧期。根據水稻品種生育期和當地無霜期長短確定。前期時間不足,后期采用薄膜保溫增溫育秧加長生育期,使插秧期放在當地晚霜臨界期后3天即可為插秧期,經人為調節加地膜覆蓋,前期可解決“小苗不發,僵苗不長”,后期“怕秋封”的問題,滿足水稻“喜光”的特性,大幅度提高產量,并且早熟。
四、大田管理
灌水:插秧至返青期,床畦溝里不斷水,床面保持2厘米深的水層,過深易漂膜浮秧,過淺或床面干燥易生病。做到晴天滿溝水,陰雨半溝水,曬田不灌水。
返青追肥:每公頃追尿素120千克~150千克,此時期床畦內只補水不排水,床面保留2厘米水深。
分蘗末期:當單位面積莖數達到高產所應構成的群體指標后,排水曬田,稻葉深綠應重曬,黃綠輕曬,黃色不曬。
始穗、灌漿期:每公頃用碳酸二氫鉀2.3千克對水噴施。此時期田里不能缺水,床面保留水深3~4厘米。
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稻苞蟲。
五、注意事項。由于地膜水稻增溫明顯,膜下3~4厘米深處比常規稻田溫度高3.5~5℃,水稻生育顯著加快,但潛在危險是易倒伏。可采取3項措施:一是用矮稈耐倒伏的高產良種;二是育秧時當秧苗在1葉1心期時用多效唑化控處理;三是在成熟灌漿時為防大風吹倒,尤其是靠溝邊行最易先倒,應在四角釘立木樁用草繩維護防倒。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