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三化螟屬鱗翅目,螟蛾科。成蟲體長9-12毫米,翅展21-25毫米。雌蛾前翅長三角形,淡黃白色,中央有1明顯黑點;腹末有黃褐色絨毛一叢。雄蛾前翅淡褐色,中央有1個小黑點,翅頂角斜向中央有一暗褐色斜紋,外緣有7個小黑點。卵產成塊,長橢圓形,初產時蠟白色,孵化前灰黑色,卵塊有幾十至一百多粒卵,上面蓋黃褐色絨毛。幼蟲分4至5齡,初孵幼蟲灰黑色,為1齡,也叫蟻螟。2齡,頭黃褐色,體暗黃白色,頭殼后部至中胸間可透見一對紡錘形灰白色斑紋。3齡,體黃白色或淡黃綠色,體背中央有一條半透明的縱線,前胸背面后半部有一對淡褐色扇形斑。4齡,前胸背板后緣有一對新月形斑,頭殼寬1毫米以下。5齡,新月形斑與4齡相似,頭殼寬1毫米以上,老熟幼蟲體長約18毫米、腹足退化,趾鉤單序全環。蛹,長圓筒形,淡黃綠色,羽化前變金黃色(雌),或銀灰色(雄),雌蛹后足短,伸達第六腹節;雄蛹后足長,幾乎伸達腹末。
綜合防治:
1、消滅越冬蟲源。在螟蛾羽化前,全面處理蟲源田稻茬。晚稻收割前對明年有效蟲源田內的白穗群撒白灰標記,冬季及時挖除白穗稻茬;只挑選螟害輕的田塊作綠肥留種田;春季,掌握在越冬幼蟲化蛹初期(即在“驚蟄”前后),灌水浸田5-7天,淹死幼蟲和蛹。
2、栽培治螟。減低混栽程度,縮減三化螟碾轉增殖為害的橋梁田;調整品種和栽植期,使易受害期避開蟻螟盛孵期,可減輕為害。
3、根據預測預報抓準在蟻螟盛孵期施藥。每畝用18%殺蟲雙250-300毫升、40%樂果200-250毫升、50%殺螟硫磷75-100毫升、90%敵百蟲結晶125-150克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250毫升,兌水噴霧或撒毒土,施藥后保持3-5厘米淺水層2天以上。據羅啟浩、黃尚容研究,每畝用150克有效成份的殺蟲雙、殺蟲單、殺蟲環、巴丹作水稻根區施藥,可以有效地防治秧田或本田三化螟的危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