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學名CatagelaadjurellaWalk鱗翅目,螟蛾料。國內分布北限為黃河以南,南至廣東、廣西、云南,東臨濱海,西達四川。
寄主水稻、稗、鴨舌草、荊三棱等。
為害特點幼蟲鉆莖而入,多從水稻劍葉葉鞘空隙處向下蛀入莖稈第一節,蠕行至白色柔嫩組織處蛀食,且轉株為害。
形態特征成蟲雌蛾體長10mm左右,翅展20―123mm。前翅黃褐色,前緣褐色,從頂角到后緣具1褐色斜紋,翅中央具棕褐色小點3個,排列成等邊三角形,外緣具棕褐色小點7個,緣毛淺黃色。后翅銀灰色。卵乳白色至青黑色。卵塊為長橢圓形,覆蓋灰黃色鱗毛勻稱,無雜色。末齡幼蟲體長15―20mm,頭深褐色,胸部、腹部主要是綠色,從腹部第2節后漸漸轉黃。蛹長11―13mm,初黃綠色,后變淺黃色,羽化前變成黃褐色。繭白色。
生活習性發生代數、發生期與三化螟相似,以末齡幼蟲在寄主殘留株或背風向陽的溝邊雜草上越冬。卵成塊產在稻葉上,初孵幼蟲喜爬至葉尖處吐絲下墜,借風擴散,從莖上鉆孔侵入。水稻孕穗或抽穗時,則從劍葉葉鞘空隙處向下鉆入莖稈的第1節,爬至白色幼嫩組織處蛀害。有的轉株為害,先把近水面的稻莖咬斷后吐絲封口,咬斷莖的另一端則形成囊狀物,幼蟲隱藏在其中浮在水面上,碰到新稻株后,爬至稻莖上向內蛀食,鉆入新株后又吐絲遮住蛀孔。該蟲喜在濕潤的環境中生存,喜在旱秧田中為害,轉株為害現象明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