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又稱水稻葉黑粉病。世界廣布,我國中部、南部稻區普遍發生,北方稻區較少。過去為害較輕,近年局部地區的雜交稻發生普遍且嚴重。稻葉染病葉兩面均可發病,病斑初為散生或群生的小褐色斑點,沿葉脈呈斷續的線狀,后稍隆起且變成黑色,其內充滿冬孢子堆,隆起病斑四周變為黃色,重病葉病斑滿布,葉片提早枯黃,葉尖破裂成絲狀。
病原EntylomaoryzaeSyd.稱稻葉黑粉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病菌冬孢子堆黑色長方形,散生,有的橢圓形或近圓形,埋生在寄主表皮下,大小0.5-4×0.5-1.4(mm)。冬孢子近圓形至多角形,壁厚,暗褐色,大小7.5-12.5×7.5-10(μm),萌發時生出短棍棒狀無色的先菌絲,頂生淡橄欖色棒狀至紡錘形擔孢子3-8個,擔孢子再生次生小孢子,呈叉狀排列,冬孢子萌發溫限21-34℃,適溫28-3℃。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殘體或病草上越冬。翌年夏季萌發,產生擔孢子和次生擔孢子,借風雨傳播侵入葉片。土壤瘠薄的缺肥田,尤其是缺磷、缺鉀田塊發病重。田邊、路旁或營養不良的植株基部葉片易發病,早熟品種較晚熟品種發病重,雜交稻進入分蘗盛期即開始發病,個別地塊發生很重。
防治方法(1)重病區提倡選用抗病品種。(2)病稻草要及早作堆肥處理,待充分腐熟后再施入田間,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肥,防止后期早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