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我國雙季稻區時有發生,主要為害晚稻秧苗或成株的莖基部,病部呈褐色,表面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后期形成很多黃褐色小菌核。晚稻秧苗染病,引致苗枯。成株染病,病株葉片變黃,整株枯萎。
病原SclerotiumrolfsiiSacc.稱齊整小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核球形至橢形,大小0.5-1mm,易脫,表面平滑且有光澤。菌核內部灰白色,緊密,細胞呈多角球形,大小6-8μm,邊緣細胞褐色,不規則,多較小。子實層密集成層,白色;擔子棍棒狀,頂生小梗4個,其上生擔孢子。擔孢子球形至洋梨形,無色,大小4.5-6.7×3.5-4.5(μm)。有性態最命名為Corticiumcentrifugum(Lév.)Bers.后又稱C.rolfiiCurzi(Saccardo),近又命名為Atheliarolfsii(Curzi)Tu&Kimbrough(Punja)稱羅耳阿太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該菌在自然界不易產生。擔子器棍棒狀,形成分枝菌絲的頂端上具2-4個擔子柄,其上著生擔孢子,擔孢子梨形或橢圓形,單胞無色,平滑。臺灣曾在蝴蝶蘭上發現有性態。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可在土壤中越冬,直接由土壤中侵染地下根、莖基部或與地面接觸的植株葉部,我國雙季稻區,主要為害晚稻秧苗,引起苗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