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學名Rhynchocorishumeralis(Thunberg)半翅目,蝽科。別名角肩蝽象、角肩蝽、長吻蝽、棱蝽。分布在江蘇、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省。
寄主水稻、粟、高粱、玉米、甘蔗、茶、柑桔類、蘋果、梨、沙果等。
為害特點成、若蟲吸食稻株汁液,秧苗受害,有如火燒狀焦萎;分蘗期受害,造成枯心死苗;抽穗期受害,造成秕谷或白穗。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22mm左右,綠色,長盾形。觸角絲狀5節。前胸背板前緣兩側成角狀突出,“肩”的邊緣黑色,其上具許多黑色粗大刻點。小盾片長,大舌形。卵淡綠色,球形。若蟲5齡,1―3齡淡黃至赤黃色,具黑斑。4齡胸部綠色,腹部黃色,翅芽顯著。5齡全體綠色。
生活習性南方年生1代,以成蟲在果樹枝葉茂密處及建筑物等各種縫隙隱蔽處越冬。翌年4月開始出蟄活動,5―10月產卵,7月產卵最多,多產于葉面,常14粒聚成塊,
排列整齊。8月為若蟲盛發期,1齡群集不取食,2齡開始取食,2、3齡常3―5頭群集,4、5齡分散活動取食。11月大部分羽化為成蟲,為害至12月上旬開始陸續越冬。天敵有桔棘蝽、平腹小蜂、黃諒蟻、螳螂和蜘蛛。
防治方法(1)早晚捕殺成蟲和若蟲。(2)摘除卵塊和初孵若蟲。(3)藥劑防治越冬成蟲出蟄后產卵前,若蟲孵化至3齡期為防治關鍵時期。噴灑5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50%對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3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4)保護利用天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