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該技術是一項將旱育秧和合理稀植相結合的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技術,已在全國各稻區廣泛應用。該技術通過節省秧田和種子,減少灌水和施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單產而增加水稻綜合經濟效益。
增產增效情況:該技術較普通移栽稻增產50千克/畝左右,同時節省秧田和農膜各80%,節省種子30%~50%,還可省工、省肥、省水。水稻旱育稀植技術是在肥沃、疏松、排水條件良好、土壤透水性強的旱地上培育壯秧;通過寬行窄距合理稀植,利用水稻自我調節功能,提高水稻分蘗成穗率;結合科學施肥、管水,以控蘗增粒達高產。旱育秧苗矮壯,根系活力強,抗寒性好;栽后起發快,分蘗旺盛,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結實好;能早播、早栽、早熟,一般可比常規栽培稻早播10~15天,提早成熟3~5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