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在干旱缺水情況下如何育足水稻秧苗?
一年之季在于春。形象而深刻地說明了育秧在全年生產中的重要性,在今年這種特殊條件下,育足苗子是打贏抗旱奪豐收的關鍵措施。在干旱缺水的情況下要育足水稻秧苗,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地確定好育秧方式,其次才是抓好育秧技術措施的落實。在確定育秧方式時,有三條途徑可選擇參考:一是在局部可以取到水的地方,推廣旱地育秧;二是在無水可取的地方,應通過鄉鎮政府協調,開展異地育商品秧;三是農民通過親朋好友等方式,異地聯系育客秧。在常年干旱、育秧困難的地方,也要抓住春播時機和土壤墑情,育好備災的玉米苗,特別是要盡可能多的育足紅苕苗,這既是大春抗災的最后防線,也可以作為發展畜牧業的青飼料。
2、如何培育適齡抗旱壯秧?
有道是秧好半年糧,秧苗素質的好壞是水稻高產的關鍵。培育適齡抗旱壯秧,應著重抓好如下幾方面的關鍵技術環節:
1)選好適宜品種。優良品種是指與當地的自然條件、生產水平和栽培技術相適應的品種。而不單是看穗子大不大,品質好不好。在抗旱育秧情況下,低海拔地區首先要考慮7月中旬水稻能否抽穗揚花,要盡量避開我市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發性的高溫伏旱對水稻揚花結實的影響;中低山地區要考慮避開秋季低溫陰雨對水稻揚花結實的影響,即在遲播情況下要選生育期偏短的品種。其次是抗干旱、抗低溫能力較強。第三是在災害天氣情況下,病蟲害較重,要選抗病性較好并進行過種子處理的品種。在伏旱威脅大的區域和田塊,因缺水推遲播種期的地方,切忌布局生育期在160天以上的品種。
2)堅持適時早播。適期早播可有效地延長水稻的營養生長期,增長有效積溫,提高光合干物質累積量,促進早熟,有效地減輕水稻生長后期的高溫伏旱或秋風的影響,為提高水稻單產奠定基礎。由于現有推廣品種多數是大穗型、生育期普遍較長,為避過全年最大的災害--伏旱的影響,通常要求在7月15日前抽穗揚花,所以要求適時早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