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我省探索出“雙季超級稻定產、定苗、定氮栽培”(簡稱“三定”栽培法)新技術,今年起開始大面積推廣。4月14日,省農業廳向全省50個水稻高產創建縣下發1萬份《雙季稻“三定”栽培技術規范》,每縣培訓1萬個示范戶,帶動水稻邁向節約型生產,實現內涵增長。
水稻栽培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同稻作區域,由于溫、光、水、土不同,水稻產量潛力不同。省超級稻栽培協作組針對不同生態區,提出不同的目標產量,規范不同生態區域具有普遍實用性的高產栽培措施,首創雙季超級稻高產“三定”栽培法,其核心即為“因地定產,依產定苗,測苗定氮”。
農業部水稻專家指導組成員、湖南農大教授鄒應斌介紹,“因地定產”一般采取前3年的平均產量,加上15%至20%的增產幅度,確定田塊的目標產量。“依產定苗”即依照品種的栽培特性,確定基本苗、有效穗、每穗粒數等指標,進行適量播種、寬行勻植。在“三定”栽培法中,“測苗定氮”是最關鍵的環節。由于水稻葉色能準確反映氮素,專家繪出黃綠至深黑的比色卡片,農民只需把水稻葉片的顏色與比色卡片對照,即可知道水稻是否缺氮,缺多少補多少,杜絕盲目增施氮肥,實現水稻全程科學供肥。
近3年,省超級稻辦在全省11個縣(市區)的94塊田開展多點聯合定位試驗,在湘北平湖區、湘中丘陵區、湘南山區等不同生態區中,“三定”栽培超級稻普遍取得單產增20%,減少氮肥用量30%的效果。桂東縣在海拔近700米的寨前鄉示范“三定”栽培法,作中稻栽培的超級稻,去年單產達到886公斤。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