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水稻黃矮病屬病毒性病害。近年來,各地水稻普遍發生黃矮病。其癥狀是:前期植株矮縮,葉片順葉脈黃綠相間,株形松散,葉片與莖稈的角度大,多平展。后期枯黃卷縮,植株少分蘗,根系短小。重病株不抽穗,發病后半個月至一個月左右便枯死。輕病株抽穗推遲,穗短小,穗頭半包甚至全包在葉鞘里,結實很差。若防治不及時,會使水稻造成嚴重減產。
水稻黃矮病的發生原因,是由昆蟲黑尾葉蟬、大斑黑尾葉蟬、電光葉蟬和二點黑尾葉蟬帶毒傳播。這些害蟲在刺吸稻汁時,把有毒的唾液注入水稻組織中,使稻株感染病毒。
防治水稻黃矮病必須把葉蟬及時消滅在傳毒之前,使水稻不染病。
一、栽培防治1、連片種植,減少插花田,切斷葉蟬輾轉為害傳病橋梁。2、選用抗病高產品種。3、增施有機質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
二、藥劑防治1、在晚稻秧田和早插晚稻本田初期施藥防治。用50%葉蟬散可濕性粉劑或50%馬拉硫磷乳劑兌水1000倍液,于晴天傍晚噴霧。也可用40%樂果乳劑兌水800―1000倍液,在晴天下午至傍晚噴殺,還可用25%中科美鈴1500―200O倍液噴霧。2、在收割早稻時,要封鎖田邊,并從外向里集中圍殲。3、早插晚稻本田,減輕對雙季晚稻為害。當發現田間出現零星病株時,要先向病株和病株周圍的水稻噴藥,殲滅帶病葉蟬,防止擴散傳病。同時要把病株拔掉,消滅病源,補插好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