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重慶市正在大力推廣旱育機插秧水稻栽培技術,以通過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帶來農業節水、抗旱和增產的效果。
2006年,重慶市36個區縣、110個鄉鎮開展了水稻機械育插秧示范推廣工作,推廣面積1.4萬畝。經過各地農機、農業、統計、科委等技術人員聯合對比測產,全市36個示范區縣機插水稻平均畝產560.7公斤,平均增產18%。
專家介紹說,水稻機插秧必須采取旱育,以增強秧苗抗凍性。早播技術可以躲過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高溫伏旱,減少災害損失。同時,水稻機械育插秧技術可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水稻生產大面積高產穩產。
近日,記者在石門鎮看到,800畝的水稻田里,共有37臺插秧機在來回穿梭。據江津市水利農機局介紹,這些小型插秧機專門適合在小田塊、山區丘陵等地區操作,是幾家大型農機企業針對重慶的地形特點推出的產品。
重慶市農機局決定,2007年要推廣水稻機械育插秧技術20萬畝至30萬畝。重慶市農機局科教處處長湯長生介紹說,一臺2萬多元的插秧機,農民只需花3000多元錢就可以買到,其他的資金都由各級財政補貼。旱育機插秧技術的迅速推廣,將會帶來節水、抗旱、省力和增產等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