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奪取豐收,在采用常規栽培技術的基礎上,要重點圍繞“稀播短齡、稀植淺插、淺灌控肥、治螟防曲”搞好因種栽培,具體技術如下:
一、稀播短齡
掌握每畝用種量為2斤,秧田面積為0.1畝,移栽秧齡20―25天,適宜播期為5月底至7月上旬。
二、稀植淺插
要求每畝栽1.3―1.6萬叢,即密度6寸×7寸左右,連作稻稍增,最好采用寬行窄株,東西行向插種,插種時盡可能淺且立苗,每叢插1株。
三、淺灌控肥
移栽15天內,輕擱田二次,即每星期一次,最好白天淺灌,夜排水露土。每畝氮肥用量要控制,一般追肥尿素控制在每畝25公斤以內,移栽15天內,分二次施下。
四、治螟防曲
在分蘗期、孕穗期要注意各類螟蟲即蛀心蟲的防治,可根據病蟲情報采用對口農藥稻康或三唑磷進行防治。在抽穗前7天噴施井崗霉素或保穗寧預防結實期的稻曲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