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水稻移栽時的基本苗數,分蘗期的莖蘗數,最終的有效穗數是一個互為聯系的有機整體。多年來的生產實踐告訴我們:“凡是單位面積上的莖蘗數過多,結果是穗子、穗粒數少,千粒重低,反之,如果分蘗期的莖蘗數不足,個體表現再好也不能獲得好收成,只有分蘗期單位面積上的最高莖蘗數適中,最終的成穗率才高。”
淺水勤灌促分蘗,水稻的分蘗一般從3葉開始,分蘗成穗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栽培條件,其中科學管水很重要。分蘗期灌深水,田間水多、氣少、溫度低。不能滿足水稻分蘗的正常需要,如果分蘗期遇干旱缺水,同樣會造成分蘗數降低,所以,在有水的條件下,分蘗期適宜于淺水勤灌,一般田間水層不超過一寸,既能夠協調水稻分蘗期田間的水、肥、氣、熱之間的矛盾,又能滿足水稻分蘗期高產骨架的形成。
俗話說:“六月不干田,無米莫怨天”,因此苗夠要曬田,通過曬田,一方面可控制土壤中的有效氮肥的釋放,另一方面可促進有效分蘗成穗,控制多余分蘗生長,對于實現單位面積上的穗大、粒多、粒重很有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