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野秈占8號是廣東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用桂野占2號/特秈占13//IR24雜交育成。2002、2003年晚造參加廣東省優質組區試,平均畝產405.91公斤、454.47公斤,比對照種粳秈89分別增產10.64%、9.25%,增產均極顯著。2003年晚造參加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6.7公斤,比對照種增加7.48%。稻米品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鑒定為國標優質3級;經廣東省糧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驗,外觀品質鑒定為晚造一級;抗病性鑒定為中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耐寒性鑒定為中。
一、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生勢旺,株型好,莖中集,葉厚色濃,劍葉狹直,熟色好,抗倒力強,豐產性突出,米質較優。主要農藝性狀: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0~117天,株高98.5~102.6厘米,穗長19.8厘米,畝有效穗21.2萬,平均每穗總粒數127~133粒,結實率78%~87.2%,千粒重20.2克,但耐寒性中等,對高溫較敏感,除粵北稻作區外,適應廣東省各稻作區早晚造種植。
二、栽培要點:
1、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早造宜于2月下旬―3月初播種,清明前后移插,秧齡30天,晚造7月中旬播種立秋前移插,秧齡18~20天,插植的每畝秧田播種量15~20kg,大田用種量2.0kg,每科4~5苗,插植規格20×17cm,拋植的大田用種量1.5kg,葉齡3~4葉拋植,每畝拋1.7~1.8萬穴。
2、水肥管理。移植前大田精耕細整,施足基肥,畝施過磷酸鈣25公斤和三元復合肥15公斤。在植后4天左右,畝用尿素5公斤和100毫升丁草胺混合追施,使秧苗早生快發,并防草害;在拋植后8~10天追施促分蘗肥,畝用尿素8公斤左右和三元復合肥10公斤,在植后15天左右追施壯禾肥,畝用尿素3公斤和氯化鉀5公斤左右,在幼穗分化初期(即曬田回水期)追施促穗肥,畝用尿素5公斤和氯化鉀5公斤左右;在抽穗前,根據禾苗的生長情況,追施一次壯尾肥,促大穗,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水分管理上大田采用泥皮水移植,淺水分蘗,夠苗后多露輕曬,幼穗分化期灌跑馬水一次,淺水抽穗揚花,后期保持田土濕潤,以氣養根壯粒。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