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稻飛虱是一種遷飛性害蟲,具有遠距離遷飛及群集為害稻田的特點。近年來,稻飛虱在晚稻的發生頻次以及所造成的損失尤為突出,已成為晚稻的主要害蟲之一。及時防治稻飛虱是奪取晚稻豐收的關鍵。
晚稻稻飛虱的為害一般有1~3個峰期。第一個峰期出現在水稻孕穗、抽穗期,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主要蟲源是9月中旬開始從北方稻區隨南下冷空氣飛遷進入繁殖);第二個峰期出現在齊穗至乳熟期,即10月中、下旬;第三個峰期出現在蠟熟期,即11月上、中旬。第一個峰期以白背飛虱種群為主,其余二個峰期則以褐飛虱種群為主。由于遷入的稻飛虱蟲源,受氣象條件、本地環境溫度以及天敵、栽培品種等因素的影響,致使發生的峰期及為害程度有所差異。有的年份各個峰期不明顯,受害程度輕;但有的年份可連續出現2~3個峰期,發生量大,受害面積廣。
晚稻以抽穗至齊穗期受稻飛虱為害而造成的損失最重,可導致顆粒無收;乳蠟期受害次之,一般損失60%左右;蠟熟期受害較輕,但“穿頂”仍可損失20~30%。據調查,雜交水稻收割前7天穿頂,產量損失達26.6%。受害程度還因品種和熟期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早熟、矮稈品種發生期偏早,受害較重;而遲熟、高稈以及雜優品種發生期相對偏遲,受害較輕。在防治指標上,若蟲口密度每100科禾孕穗至抽穗期達到500頭,齊穗至乳蠟期達到800~1500頭,蠟熟期達到3000頭以上,均須施藥防治。
要根據當地蟲情測報,掌握在若蟲高峰期,于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至傍晚施藥。用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施,可兼治稻飛虱、粘蟲、蝽象、稻縱卷葉蟲等。也可用20%葉蟬散乳劑800~1000倍液噴殺。還可用10%施特安3000~3500倍液噴霧。或用吡蟲啉(撲虱蚜)2500~3000倍液噴施。在施藥前田間要灌薄水層,防治的效果才顯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