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水稻在含苞、抽穗期對溫度極為敏感(即抽穗前后各10天),最適宜的溫度為25℃~30℃,日平均溫度30℃以上就會產生不利影響。孕穗期如遇35℃以上的持續高溫,水稻花器發育不全,花粉發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揚花期如遇35℃以上高溫就會產生熱害,影響散粉和花粉管伸長,導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殼粒,造成結實率下降,千粒重偏低,甚至絕收。
由于雜交水稻是長江流域的主導種植作物,種植規模大,品種多,高溫熱害的發生有如下特點:
受災面積大2003年,安徽來安縣50多萬畝水稻中就有40多萬畝受災,絕收面積達5萬畝以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2006年僅滁州、合肥、六安、巢湖等4市受高溫熱害面積就達200萬畝左右,其中嚴重受災達50萬畝。
品種、組合間有差異由于水稻各品種自身的遺傳特性決定其對溫度的耐受范圍是不同的,因此高溫熱害對各品種的危害程度是有差異的。一般情況下,粳稻或含有粳稻基因的親本組合高溫熱害較秈稻危害重;雜交稻高溫熱害較常規稻危害重;不含有耐熱基因的品種較含有耐熱基因的品種危害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