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贛晚秈19號是由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于1996年從江西省引進的一個米質優良,產量較高的水稻中熟常規品種。該品種曾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銀獎,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被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
經多年的試驗示范,該品種表現為:株高110cm左右,分蘗力強,葉片窄挺、深綠、株型較好;適應性強。成穗率70%左右,全生育期160天左右,比汕優63長3-5天,平均每穗實粒120粒左右,谷粒長型,易脫粒,千粒重26克,一般畝產450公斤左右。該品種米質較好,綜合品質指標達到國頒優質米標準。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適時早播,培育壯秧。播種期與雜交稻中稻播期相似,一般海拔400米以下地區3月1-5日,400-600米地區3月10-15日抓住冷尾暖頭播種,每畝用種2.5公斤左右,采用旱育秧或旱育拋秧技術。播種前要經過選種、消毒和浸種催芽、催成粉嘴谷播,并采用壯秧劑,以提高秧苗素質,培育壯秧。
2.適時移栽,栽足窩苗數。播栽期以秧齡30-35天,葉齡4-5葉為宜,濕潤秧田育秧可延長至40天。400米以下地區一般4月上、中旬移栽,400-600米地區4月下旬移栽。中等肥力田手栽秧每畝栽1.5萬窩以上,每窩栽4-5粒谷的秧苗,按8×5寸,(10+6)/2×5寸的規格,用繩索開廂,栽寬窄行或寬行窄株條栽。采用拋秧的畝拋栽窩數與手栽秧相當,深腳冷浸田和坐蔸田要持別重視推行半旱式栽培。
3.施足底肥,酌情施用拔節孕穗肥。移栽前一定要施足底肥,中等肥力田畝施用水稻專用肥(35%含量)30公斤,先施肥后耙田。深腳冷浸田和坐蔸田畝增施1.5-2公斤鋅肥。肥力較差的田塊移栽成活后畝用尿素5-8公斤追施分蘗肥;拔節孕穗期(6月上旬末至中旬)根據秧苗長勢酌情追施拔節孕穗肥。
4.科學管水、淺水為主。移栽后寸水返青,分蘗期保持淺水或薄水,以利促分蘗;以后保持淺水,有條件的地方可排水晾田,促使根系生長,后期排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灌漿結實。
5.綜防統治病蟲。根據植保部門的預報,統一施用病蟲防治“兩包藥”,綜合防治病蟲害,要特別重視稻瘟病防治。雜草多的田塊還可用化學除草劑除雜草。
6.適時收獲,為了保證優質稻米質不受影響,宜在完熟后選晴好天氣收割為宜,收割過遲容易落粒。收后抓緊曬干,避免霉爛。
7.留種技術。為了保持本品種整齊性、豐產性和優質性,對種子繁殖田還需搞好田間去雜去劣,保證種子純度。尤其在收獲前,一定要注意先除去有生育期、株型不同、粒形異樣、穎尖紫色等表現的雜株,然后單打、單曬、單貯,切忌與其他稻谷混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