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基本情況】汕優122是用我所新育成的優質恢復系廣恢122(連836-1明恢63/廣恢3550)與珍汕97A組配而成的感溫型中遲熟組合。在我省累計推廣面積已達7.69萬hm2,成為我省中遲熟雜交稻當家組合。
【特征特性】汕優122作為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2~128d,比中熟對照種汕優96遲熟6d,比遲熟對照種汕優63早熟5d,在梅州、河源等地作早稻種植能充分利用當地光能提高其產量。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0d左右,既有一定的生長期,又適合當地的安全抽穗期及其最佳的充實灌漿期,是我省一些稻作區的最佳熟期。
在廣東省雜交稻早造中熟組區試稻瘟病抗性鑒定中,汕優122稻瘟病全群抗比為80%,其中A群為50%,中B群為100%,中C群為66.67%,中D群為100%,中E群為100%,中F群為80%,中G群為100%;不抗白葉枯病(抗性總評為7級)。在我省各地種植表現抗稻瘟病,未發現造成病害性的損失。
廣東省區試早稻米質外觀鑒定為3級,比對照汕優96和汕優63都提高一個檔次。米質分析結果:粒長6.26mm,粒寬2.22mm,長寬比2.82,堊白率50%,堊白度13.5%,直鏈淀粉22.1%,膠稠度91mm。這些指標均比汕優96和汕優63有了明顯的改進,尤其是直鏈淀粉和膠稠度更為突出,表現米質軟硬適中,飯昧適口性好,適合大眾的口味。
株高99.3~99.9cm,穗長22cm左右,每穗121~123粒,結實率83%~85%,千粒重25~26g。生育期與汕優46相仿,營養生長期間早生快發,分蘗力強,長勢旺;生殖生長期葉片緊湊挺直,光能利用率好,對溫光反應小。秧齡彈性較好,生長量和生育期比較穩定,稈矮而粗,抗倒性較好,耐冷性強,易種易管,后期熟色好。在較好的肥水條件下,產量高而穩,適應農民當前的種植管理水平。
該組合父本廣恢122分蘗力強,有效穗多,花粉量大,花時好。1998年我所在海南春制11.33hm2,平均單產3.21t/hm2,其中3hm2單產達3.59t/hm2。一般比其他汕優組合高525~600kg/hm2,具有較好的制種經濟效益。
早造參加廣東省雜交稻中熟組區試,平均單產7.23t/hm2,比對照汕優96增產11.24%,增產極顯著,日產量56.55kg/hm2,比對照增產6.19%。1998年早造參加雜交稻遲熟組復試,平均單產6.55t/hm2,比對照汕優63減產2.84%,減產不顯著,日產量53.7kg/hm2,比汕優63增產1.12%。早造熟期比汕優96遲熟6d,比汕優63早熟5d。1998年晚造梅州市種植7260hm2,一般單產7.5t/hm2,高產田達9.Ot/hm2以上。在廣東省梅州、河源和韶關等地大面積種植表現出廣泛的適應性和高度的穩定性,特別是晚造高寒山區和冷害較多的地區,其高產穩產性能更加突出,成為我省一些稻作區不可缺少的雜交稻組合。
【地區及技術】a)注意稀播、勻播,培青分蘗壯秧,秧田播種量150.0~187.5kg/hm2。b)適時播種,及時移植,秧齡早造30d,晚造18~20d為宜。c)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一般插植規格16.5cm×19.8cm,每穴插2粒谷秧為宜。d)實行淺、露、曬相結合的管水方法,做到淺水移栽,寸水活苗,薄水分蘗,夠苗曬田相結合。e)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蘗肥,促進分蘗早生快發,后期酌施穗肥。及時防治蟲害,奪取高產穩產。
制種技術要點:a)該組合父本廣恢122分蘗力強,有效穗多,一般制種田達150萬~180萬穗/hm2。海南春制12月下旬播種,秧齡28~30d,播始期為103~105d,主莖葉片數為17.2片;廣東秋制,播始期72~74d,主莖葉片數為15.5片。單株開花歷期8~10d,開花高峰期在抽穗后3~7d,單穗開花歷期4~5d,盛花期為10:20~11:00。廣東秋制父母本播差期以15±2d,葉齡差42片為好;海南春制父母本播差期以25±2d為宜。父本分兩期播種,前后相差3d為好。b)培育適齡分蘗壯秧,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群體結構。父母本的秧田播種量分別為112.5和150.Okg/hm2插植規格父本16.7cm×23.3cm,母本為10.Ocm×3.3cm;父母本行比為2:(14~16)。c)科學施肥,合理用水。采用前攻、中控、后補的施肥原則;寸水回青,薄水分蘗,夠苗曬田,后期干濕結合。
d)適時噴好"九二0"和做好人工授粉,提高異交結實率。及時防治病蟲害和嚴格除雜去劣,保證質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