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勝泰1號是由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育成的超高產抗病新品種通過廣東省和陜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并獲得國家農業部首屆主要農作物優質及專用新品種后補助。該品種在揭陽市栽培早造全生育期約132天,晚造約122天、屬中遲熟早晚兼用型品種。其莖葉形態結構協調合理,根系發達深生,分蘗力中強,耐肥抗倒性好,適于中等肥力以上地區種植,增產效應明顯。穗頭長大,著粒密,穗粒結構極佳,主穗總粒數超過500粒,高產潛力極大。揭陽市于1996年早造引進種植,去年晚造磐東鎮喬南村連片種植1000畝,平均畝產622?8公斤,超高產田塊達697?3公斤。這標志著我省水稻育種優質高產雙豐收又邁出成功一步。其超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培育壯秧帶土移栽疏播才能育成壯秧,好秧一半禾。每畝秧地播種量為10-15公斤,疏播勻播。早造播后覆蓋塑料薄膜防寒,晚造采用遮陽網防大雨或暴雨。早造秧地要求犁翻曬白后用過磷酸鈣漚制糞水肥潑施;起畦時每畝用復合肥20公斤撒施畦面后壓進面層土。播種后再在畦面覆蓋草木灰保溫保濕。揭膜后即噴施150毫克/公斤矮壯素并及時施肥促分蘗。早造用腐熟糞肥或用進口復合肥兌水潑施,由淡到濃,晚造可用進口復合肥或加入少量尿素兌水潑施。送嫁肥早造在移栽前4-5天、晚造在移栽前3-4天施下。秧苗期要及時防治病蟲害并施好送嫁藥。移栽時要求單株帶蘗2-3個。拔秧時不要洗秧根,帶土移栽,以減少植傷,促使早回青、早分蘗。晚造最好在陰天或下午4時以后才插秧。
二、本田改土增肥勝泰1號根系深生可達地下70厘米,故應創造一個適宜的土壤環境,做法是:本田深耕至22厘米以上,早造在充分曬白時每畝用糞水150公斤混過磷酸鈣30公斤潑灑田面,開春辦田時再撒施種菇下腳料250公斤或雞鴨干糞300-400公斤,并將其翻壓于底層。晚造要求將50%-70%的稻草回田,在噴施腐稈靈后漚爛翻壓并施石灰25公斤加速分解,中和酸性。
三、淺插勻播,及時查苗補苗本田應提前1天耙平并排水至薄水層,以保證插植質量。插前宜采用氨基酸復合微肥浸秧根1小時。插秧時留下的腳印應抹平,淺插勻播,保證秧苗直立,并于插后第2天即進行查苗補苗。
四、本田科學施肥
基肥 早造每畝施過磷酸鈣20公斤、碳酸氫銨25-30公斤作面層肥(因早春氣溫較低,尿素肥效較遲故宜用碳酸氫銨),晚造每畝施過磷酸鈣30公斤、尿素10公斤作面層肥。
追肥 圍繞"促早長、攻大穗、加結實、增粒重、保后勁"的管理模式,早造前期第一次促蘗肥在插后第3天每畝用尿素6公斤混60%去草胺100毫升撒施結合除草;第二次促蘗肥在插后第8-9天施尿素7-8公斤、氯化鉀7公斤。中期肥在插后28天(即幼穗分化始期)和幼穗分化五期施下,每次施用尿素4公斤、氯化鉀4公斤。后期若天氣好、光照充足,水稻下位葉鞘輕度褪綠時可施用齊穗肥,每畝施尿素3公斤、氯化鉀4公斤或施復合肥10公斤。本田每畝施純N19?5公斤、P2O54?8公斤、K2O19?4公斤,N∶P∶K為1∶0?3∶1?0,前、中、后期施氮比例約為67∶23∶10。
晚造前期第一次促蘗肥也于插后第3天施用,每畝施尿素5-6公斤混去草胺100毫升;第二次促蘗肥在插后第8天施用,每畝施尿素6?5公斤,氯化鉀6公斤;中期肥在幼穗分化始期和幼穗分化五期施用,每畝各施尿素5公斤、氯化鉀4公斤;后期肥在齊穗期和齊穗后10天視天氣情況每次施尿素3?5公斤、氯化鉀3公斤,或撒施復合肥7?5-10公斤。晚造本田每畝約施純N19?9公斤、P2O54?7公斤、K2O22?0公斤,N∶P∶K為1∶0?24∶1?10,前、中、后期施氮比例為63∶23∶14。
五、科學用水,以水調肥田間水分管理要掌握淺水分蘗,晚造在每次施促蘗肥前有意先灌后排以減少土層中因稻草分解時產生的酸性及有毒物質。至達到有效穗苗數占80%時便可輕露田,夠苗曬田;中后期干濕交替,能起到以水調肥的作用,并促使水稻根系活力強、莖稈韌健、葉片挺直而呈現出抗倒態勢。但抽穗前期至齊穗期一定要保持淺水層,后期要防止過早斷水。
六、殺螺滅鼠,防病治蟲高產田易招致田鼠為害,故應在露田前全面毒鼠2次,如在露田后施藥,老鼠早已下田為害禾苗。晚造尤以螺害為甚,故應于插植前全面殺螺一次。在分蘗期施田安作保護劑,回水后封行前視天氣情況施井岡霉素防治紋枯病,水稻生產前中期嚴防薊馬、稻蝗、螟蟲和飛虱,破口至齊穗期綜合防治穗頸瘟、紋枯病和稻飛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