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隨著水稻密粒型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施肥量不斷增加,密植程度加大,致使水稻稻曲病發生日趨嚴重。稻曲病發生嚴重時,不但嚴重影響水稻產量,而且污染稻米。稻曲病還會產生毒素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防治水稻稻曲病非常必要。現將水稻稻曲病的病癥及有效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稻曲病病癥稻曲病只發生于穗部,一般在水稻開花至乳熟期發病。稻曲病病菌屬于子囊菌,麥角科擬黑粉屬真菌。發病時該病菌在水稻穎殼中侵染,形成直徑1厘米左右的近球型“稻曲”。隨著病菌的侵染,在穎殼外面布滿一層墨綠色粉末,且帶有粘性,這就是稻曲病菌的厚垣孢子,此時極易鑒別該病。
二、防治方法對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應做好如下幾方面工作:(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良種,清除田間雜草,深翻土地;合理施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少施氮肥,增施微肥。(2)藥劑防治。采用藥劑防治,要掌握好防治時期。從水稻孕穗期至蠟熟期用12%綠乳銅600~800倍液或可殺得1000倍液或百菌通600倍液等防治,每畝用藥液50~60公斤,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對防治水稻稻曲病有較好的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