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選用良種,適時播種
適宜種植的早稻良種有“天禾1號”、“金早47”,兩品種均為中熟早秈,既可手插,也宜拋秧。每畝用種量為:小苗帶土鏟秧7-8公斤;手撥大秧5公斤左右;拋秧5-6公斤。拋秧每畝用盤70盤左右,每盤播75-85克。
播種要在3月底4月初,選擇冷尾暖頭搶晴播種,力爭在清明結束播種。要強調稀播育壯秧,適當減少秧田播種量。
播前要進行曬種和種子處理。浸種藥劑選用10%的402水劑,用1500-2000倍液浸種48小時。浸種后要用清水沖洗后再盲谷播種。
二、加強秧田管理,培育適齡壯秧
提早做好通氣半旱秧田,防止現做現播,種子陷入泥中缺氧爛種。拋秧秧田要求板面平整、堅實,防止陷盤串根。用秧溝泥調制泥漿,邊上盤泥邊用掃帚掃平,待泥漿水瀝干后秧盤孔內有2/3左右的泥土,要防止泥土過滿引起串秧根。不要邊上盤泥邊播種,防止種子陷入泥中,一般以上午上泥下午播種為宜。
秧田基肥一般應在翻耕時提前施入,每畝施腐熟糞便500公斤或尿素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氯化鉀5公斤。秧田未施基肥的要在二葉一心期施好秧苗“斷奶肥”,每畝秧田施尿素3-5公斤。秧田期注意噴施0.2%的鋅肥溶液,移栽前3-5天施好起身肥,每畝用尿素3-5公斤。拋秧秧苗施肥量控制在每盤1-2克。要絕對避免化肥直接撒施在秧田,一定要用水溶解后用灑水壺噴施,防止肥害。
秧田調水管理做到播種時保持秧板濕潤;播種后到3葉前晴天秧溝淺水,冷空氣來前灌滿溝水;3葉后灌常灌水上秧板。通風、揭膜要選擇在晴朗無風的早上,并做到先灌水上秧板后通風、揭膜。揭膜后若發現秧苗失水卷葉時,要立即覆膜、灌水。
秧田期要加強病、蟲綜合防治和除草工作。
三、把握大田管理環節,確保豐產豐收
1、適齡移栽,提高質量。早稻秧齡控制在25-30天,并保證在移栽時氣溫達到15℃以上。拋秧秧苗葉齡在3.5葉,苗高10厘米左右即可搶晴拋栽。拋秧和小苗鏟秧可比手撥大秧適當提早移栽。
移栽質量要做到三條:一是田平、草凈、面糊,提高整田質量。二是合理密植,插種規格做到5×5寸,每叢5-6本,插足12-15萬基本苗;拋秧根據秧盤成秧率確定每畝盤數,拋足3萬叢,12-15萬苗。拋栽時,先拋2/3,再用1/3補稀。三是防僵苗,要選擇移栽天氣,做到淺水插種或無水拋栽,栽后灌好護苗水,冷空氣來臨時做到深水護苗。
2、肥水調控,“三高一穩”。施肥做到基肥足、追肥速、穗肥穩。耙面畝施碳銨35-45公斤或尿素12-15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栽后7-10天施分蘗肥,每畝尿素5-6公斤,氯化鉀3-5公斤。6月上旬倒二葉露尖時,每施尿素6-8公斤,氯化鉀4-5公斤。基肥、蘗肥、穗肥以60%、10%、30%的比例為好,在實際施用時根據田塊與苗情靈活掌握。
水漿管理重點環繞控制群體和防止倒伏來開展。擱田做到苗到不等時,時到不等苗,每畝苗數達到25萬以上,或時間到5月25日,就應該開溝擱田。擱田要多次露田輕擱,防止開裂拷田,影響根系生長。5月底6月初復水。抽穗期切忌斷水,灌漿期干干濕濕,防止后期斷水過早。
3、抓好病、蟲防治,控制農藥殘留。糧食是最基礎的食用農產品,控制農殘、確保安全衛生無公害是早稻生產必須特別強調的。病、蟲、草防治必須堅持科學預測預報,選用對口農藥,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掌握安全間隔期。
化學除草在栽后5-7天進行,這是雜草種子已萌芽,是防治適期。用藥可用17.2%幼禾葆210克或用40%直播凈可濕性粉劑45-60克加水45公斤噴霧。用藥時稻田應保持水層。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