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提要:首先用Milayng46作母本,配明恢63選育出恢復系6323。然后從恢復系6323與粳稻天然雜交后代選育成秈粳亞種間重穗型恢復系蜀恢881,其穗平重可達4.319。它與三系不育系岡46A配組,培育出了秈粳亞種間重穗型雜交稻強優勢組合岡優881。
岡優881是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選育出Ⅱ優6078和Ⅱ優162重穗型雜交水稻之后,選育出與汕優63熟期相當且具再生力的又一重穗型雜交水稻,已通過省級審定。該組合適合于油化63種植區域種植。
1親本及組合選育經過
筆者于1987年春在海南省陵水縣城南村四組:四川農業大學作物育種站用韓國育成含粳稻血緣,高抗稻瘟病的強恢復系Milayng46作母本與福建省三明市農科所育成的抗稻瘟病強恢復系明恢63雜交,連續自交加代(一年兩季)定向選擇抗稻瘟病,性狀偏明恢63的優株系于1990年育成6323,再次從恢復系6323的自然秈粳交FI中選優株連續加代定向選擇優株化系,到1994年在溫江4月11日播種,5月20日以46.7×16.7cm規格單株多美壯秧移栽,施N總量hm2計180.0kg。其中881區,性狀基本穩定,穗大、粒多。取10株考種,株平有效穗20穗,除比對照明恢63有效穗少1穗外,穗平著粒171.2粒,穗平實粒151.2粒,千粒重28.5g,穗平重4.319,依次比明恢63高26.8粒,21.5粒,1.50g和0.81g。經1995~1997年連續在雅安市稻瘟病常發的草壩鎮新時村大田接種A13、A45、B3、B7、Bg、B13、B15、C13、C15、D29、FI、GI、D2、9582-l、10-2-1、17-2-2、95-82-4、特特勃等7群29個稻瘟病菌株孢懸液,并在田間多插上汕優63、岡優12等主栽組合和汕優多系1號病穗頸節和把培養了稻瘟病菌的高粱撒入田間,以進一步誘發稻瘟病,加大選擇壓,蓋膜保濕48小時,鑒定篩選出高抗稻瘟病的蜀恢881。1994~1995年將蜀恢881分別與不同胞質源的三系不育系、D型、野敗型、G型、印尼水田谷型和兩系不育系6125等不育系配組,其結實率皆在80%以上,達強恢復系的標準,表明蜀恢881恢復力強、恢復譜廣。它經農業部稻米品質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于1997年12月30日檢驗測試結果:糙米率82.2%,精米率74.4%、粒長7.3mm、長/寬3.3,堿消值7.0級,膠稠度81mm,蛋白質含量9.0%,七項指標達部頒優質米一級標準,透明度2級,直鏈淀粉含量13.8%,二項指標達優質米二級標準。只有整精米率、堊白率、堊白度末達優質米二級標準。米飯潔白,顯光澤,食味性好,冷飯不硬。1997年蜀恢881通過了四川省技術鑒定。
蜀恢881與我所前生水稻研究室(于1979年用29矮/V41B//珍汕97/雅矮早,以29矮為母本,回交轉有至1984年)育成的岡46A(在審定岡優12時已通過省級技術監督)配組,經1994~1997年先小區,后大區,岡?D型雜交水稻協作組省內外聯試,生產試驗、示范,并經1997年和1998年四川省秈稻中遲熟組C組,后A組兩年區域試驗,生產試驗,育成了秈粳亞種間重穗型抗稻瘟病居四川省農作物品審會審定的岡型雜交稻組合之冠。1999年5月17日通過了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其意見:適合在汕優63種植區域栽培推廣。今年省內外示范種植面積達40000hm2以上。
2產量表現
岡優881,1995年所內大區(0.0067hm2)試驗,折9325.5kg,比汕優63增產9.98%。
1996年它在四川岡?D型雜交稻協作組中遲熟組省內外29點品試結果,平均hm2折83850.0kg,比汕優63(8028.0kg)增產4.45%,居首位。8點生產試驗平均hm2折產9326.4kg,比汕優63(8399.0)增產9.97%;其中鹽邊縣hm2產12795.0kg,比汕優63增產17.20%;滬縣試種1333.3余hm2,經調查37戶農戶,平均hm2產9045.0kg,比汕優63增產8.20%。
1997年它在四川岡?D型協作組中遲熟組省內外29點品試結果,平均m2折產8715.0kg,比汕優63增產6.56%,也居首位。它在內江市市區試問點品試)和南充市市區試結果,分別平均hm2折產8898.0kg和8871.0kg依次比汕優63增產6.23%和4.08%。它在溫江、遂寧、滬縣、壁山、巴中等市、縣生產試驗、示范,平均hm2折產9105.0kg,比汕優63增產8.60%。
岡優881在1997年四川省秈稻中遲熟組C組1.2點品試和1998年A組21點品試結果,依次平均折產8966.9kg和8142.0kg,分別比汕優63增產3.48%和7.00%,兩年平均折hm2產8441.9kg,比汕優.63(8025.9kg)增產5.14%。
1998年按四川省區域試驗方案要求在宣漢縣西北鄉五村一社任美秋、大邑縣韓場鎮五合村三社朱小林、巴中市平梁鄉十二村三社彭仕舉和江油市太平鎮安豐村六社唐國榮承包田,以及沙縣得勝鎮貫頂村十五社,名山縣新店鎮、遂寧市市中區大安鄉十八村一社7個不同生態條件進行生產試驗結果,平均hm2折產9338.6kg,比汕優63(8263.1kg)增產1090.5kg,增產13.02%。其中宣漢縣西北鄉五村一社任美秋承包田高達10837.5kg,比汕優63(9247.5kg)增產1563.0kg,增產16.85%。
3品質
岡優881于1997年12月30日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結果:依據農業部NY122-86(優質食用稻米)標準,岡優881糙米率、精米率、堿消值、直鏈淀粉含量、蛋白質含量5項指標依序為81.8%,74.2%,6.3(級),21.1%,8.6%這優質米一級標準,整精米率、膠稠度二項指標分別為55.8%和45mm,達優質米二級標準;不僅優于岡優22(堿消值、直鏈淀粉含量、蛋白質含量三項指標依序為5.0級,22.0%,8.2%,達一級優質米標準,糙米率、粒型(長/寬)、膠稠度、精米率四項指標依序為79.8%,2.4,52mm,71.0%達優質米二級標準,而且也優于汕優63(堿消值,直鏈淀粉含量,蛋白質含量依序為4.8級,20.4%,9.2%三項指標達一級優質米標準,糙米率、精米率、粒長、膠稠度四項指標依序為79.8%,70.7%,6.1mm,47mm,四項指標達優質米二級標準)。同年11月12日將岡優881、岡優22、汕優63的精米分別編號蒸煮,經所內老、中、青不同年齡的高、中、初級科研人員、研究生、工人共15人品嘗(分食味性好,次好,差三級)結果:岡優881食味性好占12/15,次好占2/15,差只占1/15;岡優22食味性好只占1/15,次好占4/15,差卻占10/15;汕優63食味性好占1/15,次好占9/15,差占5/15。表明岡優881的米飯食味性同樣不僅好于岡優22,而且也好于汕優63。
4主要特征特性
4.1生育期
岡優881全生育期約150d,比汕優63長1~2d。
4.2主要農藝性狀
株高115cm左右。株型松緊適中,稈硬、粗壯、耐肥、抗倒性強。葉寬、厚、微內卷,分蘗力偏弱,但成穗率高。直立,色深綠,葉鞘和葉環紫色。谷粒黃色,無芒,較難脫粒。
4.3穗大、粒多、穗重
一般穩平著粒180~200粒,千粒重28.0g,穗平重4.4g左右。它在熱能、光照充足的稻區,如宣漢縣西北鄉五村一社符美秋承包田,以旱育秧,寬、窄行(33.3+20.0)X16.6cm,hm2栽22.5萬窩,每窩雙株,基本苗135.0萬,最高苗375.0萬,有效穗205.5萬,穗平著粒250.2粒,穗平實粒214.9粒,千粒重28.0g,穗平重6.02g。
4.4抗稻瘟病性強
經1996~1998年在雅安市、蒲江縣、敘永縣、內江市等豬瘟病常發區,田間接種鑒定結果,其抗稻瘟病性居四川省品審會已審定的岡型雜交稻組合之冠。
4.5適應性
對溫光反應與汕優63相當,適應性強,在栽培汕優63的稻區皆能種植獲得豐收。
4.6具再生性
岡優881具再生能力,其產量與汕優63相當。
5栽培技術要點
適時早播,稀植多豪壯秧。兩段育秧,10.9cm2寄插,秧齡不超過50d,地膜濕潤育秧,hm2用種1助~15臉已稀勻播,秧齡敘~46人葉齡不超過8.5葉。按操作規程育旱秧,秧齡50d,塑料盤育拋秧;中苗502孔/盤,25~309谷/盤,大苗秧434孔/盤,30~35g谷/盤,芽谷撒播或拌上撒播。宜中上等肥力田種植,寬、窄行或條栽皆可,hm2栽18~22.5萬窩,每窩栽雙株(兩粒谷)。基本苗:中苗75~90萬/hm2,大苗135~150萬/hm2,旱秧105~120萬/hm2。拋秧:中苗562孔/盤,600盤/hm2,大苗434孔/盤,675盤/hm2。前期促苗,中、后期控苗,灌、排方便的田塊,當hm2畝數達315―330萬時,視苗稼長勢確定曬田程度,使最高苗控制在345~360萬/hm2,有效穗225~255萬/hm2,適當控見增K、P配合施農家肥和微量元素。N總用量hm2計120.0~150.0kg,重底,早追(栽后7d),按7:3施,有施穗肥經驗者按7:2:1施。底肥過磷酸鈣375.o~450.0kg。K肥225.0~300.0kg,作追肥,分兩次在栽后和拔節一孕穗期施,適時防治蟲害。
6制種技術要點
6.1蜀恢881與明恢63同天播種,其播始歷或短3d左右,主莖葉片數和有效積溫(下限12℃,上限27℃),不同年份,變幅依次為15.6~16.1葉,1105.1~1114.3℃,分別比明恢63少0.2~0.3葉,15~30.3℃。不僅花期長達9~10d,花粉量大,而且花時也比明恢63遲,花粉生活力強,制種容易奪高產、穩產。
6.2G46A與汕A同天播種,其播始期長3d。
6.3花遇標準與調差
以母本比父本早1―2d為宜。葉差為主,參照時差和積溫。葉差8.0~8.4葉,比制岡優63(即岡優12)少0.2~0.3葉,時差,若父本與明恢63同天播種,則母本比制岡優63的母本早播3~4d若母本花期調至與制岡優63的母本同天抽穗,則父本應比制岡優63的父本推遲4~6d播種。
6.4直播兩期父本,相陋7d播第二期。
因蜀恢881需肥量比明恢63大,每hm2制種田父本比明恢63應多施45.0~60.0kg尿素外,其他措施與制岡優63相同。
7討論
7.1為了充分發揮岡優881的增產潛力,各地應根據本地的生態栽培條件進行因種栽培,研究其重穗型稀植超高產的機制和栽培生理,從而探索出最佳栽培模式,達到少投入,增產增效益的目的。
7.2筆者認為:父、母本或其中之一為重穗型親本,方能配組培育成重穗型雜交稻。岡優881的育成就說明了此觀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